“蘇相,你怎麼看待此事呢?”
蘇秦說道。
“楚王在此地被人劫走,而且劫走的人居然是穿著韓軍盔甲,既然韓君並沒有參與此事,說明這些人用意就是想把此事誣陷給韓國,不過這個計劃一下子就被我們識破了,現在楚王又被其擄走,不知蹤跡,給了我們魏國一個大大的難題!”
“若我們魏國不盡快找到楚王把其送回國,恐怕楚國定然會對我魏國興師問罪,我魏國現在倒是不怕楚國,但是一挑起戰爭,那國君您的休養生息策略就將要被打破了!”
“如果我們魏國現在與楚交戰,勝了,楚國定然不會甘心,一定會不惜一切,聯合齊國、趙國、秦國,等對我魏國再次進行討伐,到時候我大魏四面樹敵,這將再現當年馬陵之戰後我大魏的困境,這後果是難以想象啊!”
魏嗣很是憂慮。
“這到底劫走楚王的會是何人呢?寡人總覺得一定不是我魏韓兩地之人”
蘇秦回著。
“臣覺得也是,不過這群人劫走楚王時,卻沒有為難國君您,明顯是有自己用意的,可能其並不想與我魏國為敵,反而更想與楚國、韓國為敵一樣,試問這天下間同時仇視韓國和楚國的會是哪國人呢?”
魏冉不禁說道。
“莫非這些人是秦國的?”
陳軫也說了句。
“這難說,現在秦地亂成一團,秦王蕩與秦王壯在秦國都自立為王,分庭抗禮,應該不至於有時間來參與我們中原諸侯之事吧?”
魏冉又說道:
“可是不是秦國又會是哪國的呢?”
蘇秦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你們還記得兩年前韓王烹墨家鉅子之事嗎?”
魏嗣說道:
“當然記得!”
“難道季子你覺得擄走楚王是墨家乾的嗎?”
蘇秦回道。
“是的,而且極有可能!”
“臣記得當年墨家鉅子被韓王烹殺,大王您和趙王都出兵為墨家伸張正義了,可是這時候卻沒見有多少墨家人才出現為我大魏和趙國效力,試問這天下間,以儒家為首、道家為次,墨家繼之,堂堂墨家近二十萬子弟,突然冷眼旁觀,這…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