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郭隗曾經也是師從鬼谷子的,不過是鬼谷子在燕國隱居時。
當時郭隗為了拜鬼谷子為師,在鬼谷子院外跪了近二十天,鬼谷子見其誠心可嘉,所以也收了其為徒。
郭隗跟隨鬼谷子學習了三年,這時恰好碰到師傅鬼谷子出去遊玩,郭隗便趁這個機會去向當時的燕易王自薦了。
可惜當時燕易王親近重用的都是母家外戚和宗室,郭隗也得不到重用的機會,自然不甘於此了,所以離開了燕國薊都。
郭隗本想回去找師傅鬼谷子的,但是走到半路,又想起師傅不喜歡弟子參與諸侯爭霸之事,也沒臉再回師傅身邊了,所以還是回到老家閒居了起來,開始娶妻生子,打算就這樣過一輩子了。
但是幾年後,燕易王病故,燕王噲繼位,郭隗還是有些不甘心,所以告別妻兒,再次來向燕王噲自薦。
可是當郭隗把自己治國之策獻給燕王噲看過後,結果燕王噲只是對其搖了搖頭,認為其治國策略不適合自己燕國,讓其去做上谷主薄了。
畢竟燕王噲是個十分尊崇先禮,想要做堯舜一樣賢君的傳統之人,郭隗的治國策略卻是處處與自己傳統禮法相斥,自然是得不到燕王噲認可的了。
所以郭隗在燕國當了兩年上谷,又見燕王昏聵不已,居然動了禪位的心思,所以失望至極,再次辭官,帶著妻兒回到了自己老家閒居。
可是這又沒過多久,燕王噲正式禪位於子之,而子之卻是一個更加昏庸的國君,一年之內,幾乎得罪了周邊所有諸侯,導致最後發生了九國伐燕,中山國也趁伐燕機會佔領了郭隗閒居的老家所在地方。
郭隗一家最後不得已,經過幾番輾轉,逃到了趙國,最後投奔了公子成。
最近郭隗經過多番打聽,知道了新繼位的燕王乃是一賢明之主,所以也動了回燕對其輔佐的心思,只是一直沒有好的機會而已。
郭隗事先也是對聶顯有所打聽的,得知這聶顯十分不簡單,可能是唯一能幫到自己覲見燕王的人,所以才會有這番相求的。
聶顯聽完郭隗敘說後,便問:
“那先生您既然肩負大志,為何不去魏、齊、楚這些大國一展才能,卻偏偏執著於一個貧弱的燕國呢?”
郭隗回著:
“齊國,如今齊王重用之人除了田氏宗親也就是稷下學宮之人了,我郭隗即使去了齊國,恐怕也很難得到重用,而楚國也相差無幾,楚王之下,基本被昭、景、屈、莊四家所把持了!”
然後緩了一下 繼續說道:
“至於魏國,已經有了陳軫、蘇秦之士,如今張儀又自秦歸魏做了丞相,您覺得我郭隗即使了魏國,又能得到何等重用呢?”
聶顯便說了句:
“這可不一定,我聽聞魏王素來重賢,您去往魏國,想必一定能得到重用的!”
郭隗搖了搖頭:
“如今的郭隗我,若去了魏國,恐怕就如現在的蘇秦一般,只能屈居於張儀與陳軫之下了,因為我比不了已經名震天下的張儀,也比不過陳軫,仕從過多國,而且在魏國也已經名聲顯赫了,所以我郭隗現在不能去魏國,不過若我郭隗能在燕國證明自己,我也願意以後再去為魏國效力,畢竟燕國國力擺在這裡,終究是無法與其它中原大國相比的。”
聶顯見此,便說了句:
“好,只要以後我若去了燕國,一定會幫助先生您去覲見燕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