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自然是滿臉不相信了:
“是嗎?你們魏國果真對這九鼎毫無興趣?那又何必讓你蘇秦來勸阻本王運鼎回新鄭呢?”
蘇秦回著:
“是的,我們大王還說了,如果韓王您放棄把這九鼎運回新鄭,我們大王願意同您一道把這九鼎,運到一個其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且這個地方一定是天下諸侯都樂意看到的地方,天子對此肯定也不會有任何不滿的!”
韓王不禁說了句:
“我倒想聽聽你們魏王想把這九鼎運到何處而去?”
蘇秦向東南指了指:
“如今宋國彭城乃至周邊整個淮泗之地,都遭遇到了嚴重的洪災,而這九鼎本就為大禹鎮水而鑄,所以我們大王建議韓王您把九鼎送往宋國彭城以鎮壓當地水患,這樣一定能讓淮泗百姓以後都會來敬佩韓王您的,到時候韓王您的名聲不僅在泗水之地,在天下都會名聲雀立了,而且這一路我們魏國都會盡力幫助韓王您成就這偉業的。”
韓王輕輕一笑:
“要是本王不同意呢?”
蘇秦又說道:
“如果韓王您執意把九鼎運回了新鄭,那時候諸侯肯定都會為了九鼎來找韓王您的麻煩的,而我們魏國雖然與貴國唇齒相依,但是因為九鼎事關重大,我們魏國到時候恐怕也無法幫助的了貴國啊!”
韓王不禁說了句:
“現在齊國與魏國一戰,國力也受損不少了,趙國與我韓國素來關係融洽,楚國與秦國正處於生死之戰,燕國、宋國、中山國等不足為患,請問有哪個諸侯還會因為這九鼎而來找我韓國麻煩呢?”
蘇秦回著:
“現在貴國運回九鼎,確實能保得一時安危,但是一旦等秦楚戰事結束,齊國緩過氣來,到時候難道三國就不會追究韓王您私佔周室九鼎之事了嗎?”
韓王又說道:
“現在楚王正與本王親善、結盟,邀本王共分秦國呢,本王也在盡力出兵攻打秦國,等到秦國滅亡,那時候,九鼎為我韓國據有已成為事實,楚王定然不會如此無信反而來向我韓國索要九鼎的,至於齊國,與我韓國隔著千山萬水,縱使要攻打我們韓國,我想你們魏國肯定不會允許齊國軍隊借道你們魏國土地來侵犯我韓國的吧?”
蘇秦馬上反駁:
“韓王您想的太簡單了,這次我蘇秦倒是聽說的是,韓王您主動寫書去楚國請求與楚國共分秦國的,並非楚王主動親善於貴國。”
緩了一下,繼續說道:
“世人皆知曾經楚有其莊王問鼎於中原之事,而後世楚王無不以此為志,但是因為九鼎之前在周王室,屬於周天子,楚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來奪取這九鼎,所以歷代楚王也只能望鼎興嘆,而如今,九鼎到了您的韓國,楚王若從您的韓國奪了九鼎,那楚王就可以以代天子保管九鼎為由,這可就是名正言順的了,而且這時是沒有諸侯敢來幫助貴國的了,而想必以貴國實力是絕對對抗不了楚國的,所以韓王您運九鼎回新鄭,實則是隻會給新鄭,給你們韓國帶來災禍啊!”
韓王便說了句:
“哼,你無非是想替你們魏王得到本王的九鼎而已,本王可不會信你這些胡說八道之言!”
蘇秦馬上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