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嬰回了一句:
“當初不是公仲您一直勸說大王侍奉秦國、我們韓國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番地步,若我們韓國退出三國盟約,讓他們去打,以後誰贏了我們再侍奉誰不就行了嗎?”
韓倉這時說道:
“你們別爭了,既然寡人之前已經相信魏王了,相比於秦國的貪婪,魏國畢竟乃我們三晉同胞,而且還剛剛救援過我們韓國,所以我們韓國想要生存以後就必須得侍奉於魏國,這次本太子要親領全國之兵去援助魏國抗齊。”
於是韓太子蒼親自帶領韓國十五萬兵馬去向魏國馳援了。
秦國咸陽。
已經顯得十分老邁的秦王正與剛剛回來秦國的張儀交談著,突然收到魏國求援書後,秦王又叫來了樗裡疾,三人商議了起來。
只聽秦王詢問著:
“兩位愛卿,你們覺得這次我們秦國是否需要援魏呢?”
樗裡疾答著:
“大王,這次魏國以自己如今之實力抵抗齊、魯、宋應該是不用擔心的,或許其更擔心的是楚國會趁機從其南面去進犯魏國,所以我們不需要去救魏,只需要駐重兵於楚之丹陽附近,威脅楚國就夠了!”
秦王又問張儀:
“先生您在楚國也呆了這麼久了,您怎麼看待此事呢?”
張儀回著:
“楚有四族,昭、景、莊、屈,除了昭氏,其它三族,臣這幾年都幫大王您解決掉了,所以這次楚國若要是同齊國一道伐魏,只能以昭氏一族為主力了,但是依臣從楚國回來時得知訊息來看,楚國慫恿齊國伐魏不過是想牽制魏國,好向我們秦國報復而已,所以臣覺得大王您理應援魏,而且還要盡全力!”
秦王不解:
“先生,既然楚國要報復我們秦國,我們秦國理應加強防備,抵抗楚國來犯才是,怎麼可以把兵力調去援助魏國呢?況且魏國與齊國打的兩敗俱傷才是我們秦國最喜歡看到的啊!”
張儀解釋著:
“楚國現在才剛剛開始招兵,沒半年之久是沒辦法來報復我們秦國的,而齊國現在已經整兵歷馬而出了,我們秦軍雖然離齊魏邊境甚遠,但是隻要腳程快,大半個月就可以趕到了,魏王歷來講信義,這次我們秦國若全力援魏,那以後楚國來犯,魏國就無法推託的了,所以與其說我們秦國這次是要援魏,不如說是要死死的拉攏魏國,共同抵抗下次楚國的進犯。”
秦王思慮了一下:
”好吧,就照張儀你說的去辦吧,這次就由張儀你親自帶兵二十萬去援助魏國吧,樗裡疾就駐守商於,防備楚軍報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