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代首先說道:
“韓國本來上次經歷修魚戰役、伐秦之戰,已經損失了大量兵力了,這次函谷關又經此大敗,現在不得已退守岸門,看來我們魏國這次若不救韓,韓恐真危矣了!”
如耳也嘆了口氣,說道:
“是啊,韓國本就因為太子之爭而民心不穩,現在又經歷大敗,而且我們魏、韓素來乃唇亡齒寒之邦,所以這次我們魏國不管怎麼樣也得出兵了。”
陳軫點了點頭:
“你們說的都對,但是你們忘了之前我們大王在周王畿差點被韓公子束困死之事嗎?”
蘇代便好奇的望著魏嗣:
“大王,有這等事?”
魏嗣回著:
“是的,韓公子束想與東周公一起改立周天子,剛好寡人也成周城中,所以才經歷了一番危難,既然都過去了,不提也罷!”
陳軫突然對魏嗣露出了笑意:
“看來大王您果然是大度,不計較那公子束之事了?”
魏嗣回著:
“我跟一個小孩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陳軫便又說道:
“看來大王您是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了,叫我們三人來,不過是尊重我們而已,是嗎?”
魏嗣說道:
“是的,還是陳卿瞭解寡人!”
如耳便問魏嗣:
“不知大王定了何意?”
一旁蘇代拍了拍如耳肩膀:
“如耳老兄,這還用問嗎?剛才大王不是說了不與小孩見識,你還不明白?”
如耳說著:
“莫非大王已經同意出兵救韓了?”
魏嗣點了點頭:
“是的,寡人決定要救韓,而且還要派重兵去救,因為岸門離我們魏國鄢陵不過隔了一條河而已,若秦國真的攻下岸門,以後駐軍在此,那對我們大梁將是莫大的威脅。”
於是魏嗣便以翟章為大將,率領鄢陵七萬魏軍,再加上襄陵調來的三萬兵馬,開始迅速馳援岸門去了。”
楚國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