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國伐燕,當列國軍隊順利的進入到易水邊後,子之已是強弩之末了。
新任燕王姬職便給各國將領下令,讓所以軍隊暫時停止進攻。
而齊國將軍匡章卻根本不聽從姬職的命令,帶領齊國軍隊全軍跨過了易水河,直奔燕都薊城而去。
卻沒想到在燕國下都遭到了燕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導致匡章的軍隊直接損失了五萬餘眾,匡章不得已,只得暫且退回易水南岸,靜待其它八國聯軍動向。
燕太子姬職經歷了齊將匡章貿然進軍的事情後,也警惕了起來,便約束各國軍隊在易水南岸駐紮,不得貿然前進,同時不停派人去給遠在薊都的子之送信,勸其前來束手就擒。
魏國野王。
此時魏嗣被之前那商人又請到了一酒舍中。
只聽這商人對魏嗣問著:
“魏先生,難道您真不想得到和氏璧嗎?”
魏嗣搖了搖頭:
“我們本來是想要這和氏璧的,但是聽到這和氏璧不僅與楚王有關,而且還關乎到韓國太子之爭,而且我們魏韓兩國又是兄弟之邦,與楚也是盟友,所以我們大王不會同意我們為了一區區和氏璧,去做這等不義之事的!”
商人又說道:
“可是楚王之前說過一句話,若是誰能替它尋回和氏璧,便可奉上楚國的十座城池以作答謝,難道您的大王對十座城池也沒有興趣嗎?”
魏嗣用手示意了一下:
“這位鄭先生,您想的太簡單了,如果我們魏王得到和氏璧,把它送還給楚王,真的是為了得到區區這十座城池的話,楚王肯定會心生怨恨的,說不定會認為是我們魏國人故意盜了這和氏璧,來騙楚國的城池的,所以我們大王不屑於做這等事!”
這位叫鄭氏的商人又說道:
“如果我能讓您得到和氏璧,而且還能證明是韓國河陽君盜的呢?那這樣您不僅能幫魏王得到十座城池,還能嫁禍給韓國,到時候韓楚交戰,你們魏國不又可以漁翁得利了嗎?到時候您在魏國一定會得到身居高位的機會的。”
魏嗣本來就一直在猜測這叫鄭氏商人真實身份會是何人?現在聽他這麼一說,魏嗣心裡不禁寒顫了一下,這……這人莫非是秦國來專門挑撥楚、魏、韓三國關係的嗎?
魏嗣想到這,便對鄭氏說道:
“先生您這麼幫我區區一介小吏,那您覺得您又能得到什麼呢?”
鄭氏回著:
“我不求回報,我就是希望看到韓國亂,只有韓國滅亡了,我才能有顏面去見我的列祖列宗。”
魏嗣這時突然又想到了一個被韓國滅亡了半個世紀之久的國家,不禁說了句:
“莫非你是鄭公後人?”
鄭氏回著:
“是的,我乃鄭康公之嫡孫鄭復!”
魏嗣馬上上前行了個禮,又坐了回來:
“原來是鄭國康公之後啊,難怪您會這般怨恨恨韓國的,可是鄭國都滅亡這麼久了,鄭氏這復國恐怕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吧?
鄭復回著:
“是的,所以我也沒想著復國,這些年,我一直遊走在秦韓兩國之間,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韓國滅亡,才是我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