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嗣集結了全部觀澤周邊的魏軍近三萬人,便與宋國七萬士卒、衛國兩萬部隊會合後,首先拿下了馬陵邑、平邑等齊國軍事要地,然後直奔阿城而去。
趙國同時也是先派了肥義帶著五萬士卒去武桓援救燕軍,隨後又派趙豹帶兵五萬去攻打齊國高唐了,打算與其它三國部隊在齊國曆下會合。
在馬陵邑,魏嗣與蘇秦還有梓漣三人和幾名親衛在此停下了腳步,並沒有隨部隊繼續東伐。
魏嗣走到當年魏國馬陵慘敗於齊,龐涓自刎的一顆已經枯死的大樹前,對著蘇秦和梓漣說道:
“你們看,這便是當年我們魏國因輕敵而遭受慘敗的地方馬陵道了!”
蘇秦走到了這大樹前,用手抹了抹已經枯萎的樹木,明顯看到上面還隱約刻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大字,遂很是惋惜的嘆了口氣:
“唉……,當年的龐涓將軍乃是吳起以後魏國第一名將,沒想到居然最後結局會是如此悽慘!”
魏嗣也走近說道:
“是的,龐涓將軍當年為魏國東征西擴,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而且身經百戰而不敗,可奈先王當時害怕龐涓將軍功高震主,而任用了我那昏聵的兄長公子申為主將與齊交戰,奪去了龐涓主將之位,導致龐涓將軍最後兵敗,不堪受辱而自刎在了這樹下,也是我魏國這數十年賴最慘痛的一次教訓了!”
梓漣這時走過來說道:
“我聽說當年齊國那邊好像有一名叫做孫臏的軍師吧,這人還是龐涓將軍的死對頭,而且這樹上字應該也是那孫臏所刻吧?”
魏嗣回應著:
“此事寡人也不太清楚,不過以龐涓將軍這種早已超越當年吳起將軍的大度性格,若與這孫臏真是死對頭的話,那這孫臏定然不是什麼好人了,不過好像齊國自馬陵之戰後,這些年也沒有再聽說過有孫臏這個人了!”
蘇秦輕輕一笑:
“孫臏這人我蘇秦倒是有些聽說過!”
魏嗣自然也很想明白這孫臏和龐涓到底怎麼回事了,因為在自己心中司馬遷的史記所寫的龐涓陷害於孫臏之事絕對是不可能的,而且龐涓一直在魏國所有人心目中,名聲是極其好的,甚至已然都快超過當年建立魏武卒的吳起了。
只聽蘇秦解釋了起來。
在四十年前,當時的龐涓將軍因為在安邑城喝酒,遇到了這個叫孫臏的人也正在喝酒,倆人因為都熟悉兵法,即興之下就結為兄弟,龐涓將軍也在與這孫臏交談之中知道了其想來投奔魏國謀一番事業!
龐涓在與這孫臏交談數日,知道其確實有一番才能後,便答應了其要求,便打算把其引薦給當時國相公子卯。
這公子卯雖然是魏國宗室,但是卻不是惠王之子,只是武侯的孫子而已,不過其長處卻是善於舞樂、獻媚於惠王,總能惹得惠王歡心,其實是沒有一點治國之才。
龐涓把孫臏推薦給公子卯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自己即將要出征去討伐秦國,而把孫臏帶在身邊自然是不方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