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四國軍隊 開始從三面討伐起了宋國。
宋王偃自然也收到了諸國前來討伐自己的訊息,瞬間有些驚慌不已,一時在自己大殿中望著群臣,變得不知所措了。
而在群臣中有一名叫做惠盎的臣子這時走了出來,對著宋王偃說道:
“大王,現在諸侯四國前來討伐我們宋國其實是各有目的!”
宋王把眼光放到了惠盎身上:
“惠大夫,那你說說它們都有什麼目的?”
惠盎繼續說著:
“楚國,這次定然是看上我們宋國的陶地了,不過就算他想要,恐怕也不一定能得到,而韓國這次伐我宋國目的,肯定就是其韓王,為了不久前割地於秦之事,轉移國內矛盾而已!”
宋王好奇的問著惠盎:
“惠大夫,您為何說楚國得不到我們宋國陶地呢?“
惠盎說道:
“大王您想想,陶地現在是位於我們宋國與衛國、齊國、魏國四國相鄰的地方,而與楚地相離甚遠,而且陶地又是各國對我們宋國最為垂憐的一塊地了,趙、魏兩國會捨得把陶地這塊肥肉讓給楚國嗎?”
宋王點了下頭:
“也是!”
惠盎又繼續說道:
“這趙國這次出兵目的就像臣剛說的,應該為了我們宋國的陶地而來,而這次力主伐我們宋的魏國,表面雖然是想要覆上次觀澤之仇,但其目的恐怕也是為了我們宋國睢水上游的土地以及陶地,所以我們宋國想要避免這次危及,就得趕緊找人去勸說這些領兵而來的各國將領,以陶地無法分割為由,然後拿出國庫全部的金銀細軟、或是割讓部分領土賄賂各國,以勸其退兵,免得遭受亡國之禍啊!”
宋王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
“可是,現在我們宋國,還能有人擔當此大任去做說客嗎?”
惠盎回著:
“臣願意為大王您前往各國將領處遊說!”
宋王一喜:
“好,那就這樣辦了,惠大夫,我們這次宋國可都得指望你了!”
魏嗣自然在魏宮中也第一時間從翟章那收到了宋國要講和的條件,無非便是以金銀細軟,再加上還回觀澤之戰時宋國佔領的魏國兩城土地了。
魏嗣哪會貪圖這些小利答應宋國呢,便提出了不僅要金銀細軟和之前被宋佔領的魏國兩座城池,而且還要宋國的陶地,加上睢水上游的十座城池。
宋王見到各國對自己宋國這個膏腴小國,居然都已經開始獅子大開口了,若同意各國條件,那宋國以後不就只剩下一塊國都商丘了嗎?自然是無法答應各國要求,只得緊急備戰,向東求援齊國,以圖宋國能夠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