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初耳聰目明,很容易就聽見身後誇大數倍的討論聲。
她都快懷疑幾個人說的那個不是她了。
什麼吃了蛋糕以後面板就變的細滑了,白嫩了。什麼每天操心店鋪,兢兢業業,十分辛苦,然後瘦了……還美了。
她這轉變哪裡是吃蛋糕吃出來的。
以訛傳訛大概就是這樣,這還是在桐城,如果出了桐城,傳言豈不是就會變成,仙女點化她,教導她做蛋糕這種人間美味,還把一個醜陋的村婦用法術變美。
宋時初想著這些,自己都笑了起來。
走到後廚,視線落在彩心彩蘭身上:“你們學的如何了?”
“回東家話,甜品小吃都學的差不多了,今兒擺上去的嘗試用的小點心都是我們做的,客人都說好吃,經營的過程步驟也瞭解的差不多,只是牛乳跟麵粉還有白糖可以在當地解決,椰蓉,木薯粉之類的……”
“這些會有人每個月按量運送過去,去了省城人生地不熟,做人也好做事兒也罷,得多考慮一些,不要讓自己吃虧,也不要因為情緒上來就.出去了可就沒有人護著你們,想要把你們搞垮的也有不少,壓力不會小,努力吧!”
宋時初鼓勵一番,就去找宋舒姝要省城蛋糕鋪子的啟動資金。
不管裝修也好,經營也好,都由這兩個小姑娘承擔,壓力確實大,但是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輕鬆的,有點壓力也好。
視線再次落在蘇王氏身上:“你怕是要繼續忙碌了,我準備在城南開個鋪子,你重新挑選兩個人教導,王蓮九歲了,若是你有安排也可以說,我會盡力幫助的。”
蘇王氏聽見宋時初這句話,眼睛一亮。
現在生活富足,生活不愁。
唯一能夠讓她操心的就是王蓮,九歲的姑娘已經不小了,跟著宋舒姝認識了不少字,在鋪子裡接觸的人多,應變能力也不錯,但是這些都是小道。
“東家,我想讓王蓮唸書,但是學堂不允許女孩子進去。”見過宋舒姝算賬的場面,見過對賬的樣子,對比自己每天揉麵團,攪拌雞蛋,蘇王氏覺得還是學問能夠讓人生活更輕鬆。
雖然她對自己的辛苦很自豪,也很滿足,但是並不代表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從事這個行業。
“你很有想法,我試試能不能安排!”宋時初嘴角含笑,對於蘇氏更看重了。蘇王氏能夠明白女子做學問認字的重要性,已經趕超了很多人。
現在沒有專門的女子書院。
王蓮想要讀書,就得去跟男孩子一起。
外面的不好說,但是靠山村不是要開村學嗎?
教書的人還是顧景垣,想來還是可以操作的,只是,這年頭講男女七歲不同席,是辦一個女班還是讓王蓮女扮男裝了。
要不就是試試辦理一個女子班級。
宋青青跟宋柔柔也可以去唸書,宋恬年紀也不小了,蘇氏本身就不是認字的人,肯定不會關注這些。
女子班級還是要辦起來的。
至於女子班級的先生,按著這個時代,要麼得請一個糟老頭子,要麼就是就是女先生。
宋時初在腦子過濾一圈,很快就有了定位。陳夫人現在開著會所,每天都有大把的收入,可以說是在躺著數錢了,會所床位有限,所以每天工作量也不高,大多數的時候還是比較清閒的。
陳夫人肯定認識字的,如果請過來做女先生,也不用多辛苦,每天過來上兩節課就好,這樣一來,村裡的人也不會因為女孩子上學而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