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外面生意稍稍清閒一下,宋時初帶著蘇氏走到附近住戶小巷裡,打聽一番,尋了一個名聲比較好姓衛的木匠,宋時初將自己要的東西形容了一下。
衛姓老木匠聽見宋時初要的竹筒作用,眉頭擰了起來,竹筒要摩的比較潤滑,還得添上字畫,上面還得有個蓋子,保證不能漏水,有些難度!
“不漏水就得用塞子,但是用了塞子就不好看了。”衛木匠跟宋時初解說一番。
宋時初瞭然,將後世旋轉的瓶蓋邏輯跟衛木匠說了一下,衛木匠搖搖頭:“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有兩圈紋路,照舊會把水漏出來,而且,如果一個不仔細翻個轉指不定竹筒裡的水就灑了出來,想要不撒出水來,就得多天幾圈紋路,那樣工程就比較複雜了,不過宋掌櫃需要的竹筒瓶數量比較多,這樣的話,按著原價來,一個竹筒兩文,先做出五百個,就得一兩銀子。”
宋時初坐在院子裡的小杌子上,看一眼樹上嘰嘰喳喳叫著的麻雀,開始懷念起橡膠來。
如果有橡膠做成膠圈,要比旋轉的螺紋好用很多。
只可惜,橡膠樹產於南邊,靠山村位置偏於北方,上山幾次都沒有見過,不知道孫貴他們幾個去了南邊能不能找到橡膠樹,這種樹的特性很明顯,五年栽種的用刀子割一下,就有白色的乳膠流淌出來。
除了橡膠樹可以產膠,杜仲也有這樣的效果,杜仲是她上輩子生活的國家特有的植物,跟銀杏齊名活化石植物,杜仲是重藥材,可以入藥也可以產膠,杜仲她在山上還是見過的,不過產膠量比不上橡膠樹。
走神的功夫,宋時初發現衛木匠已經做了兩三個竹筒瓶子,竹筒上按著她的要求,在桶底邊緣處刻了一個初字,作為蛋糕鋪子的商標。
竹筒做出來的工藝算不的簡單,宋時初並不想搞出一個加速破壞環境的職業,看著手裡裡的木桶,跟蘇氏說道:“這個竹筒隨同糖水一同售賣,多加一文錢的包裝費,如果湊齊五個竹筒,可以來咱們鋪子裡免費領取一杯糖水,如果下次來買,帶著竹筒,咱們就不收包裝費了,這樣,竹筒就會速度回流,不用每個月都得買大量竹筒,你怎麼看?”
“妹子,咱們請木匠弄出一個竹筒就得2文錢,你包裝費就要一文,咱們虧了。”已經掌握千數以內加減演算法的蘇氏,看向宋時初眼神有些複雜。
“我知道,但是咱們糖水那邊不還有盈,儘量薄利多銷吧,果斷時間,手裡寬裕了,我想把旁邊的麵館盤下來,蛋糕鋪子就專門負責糕點,麵館那邊專門供糖水。”宋時初說著,再次感覺到自己的窮困。
原本以為有了蛋糕鋪子,就算躺著,每個月都會有錢到賬,吃喝不愁。
但是生活一旦有了目標,得了,繼續想辦法掙錢吧!
“再開一個鋪子。”蘇氏咂舌,宋瑞祥想開一個小鋪子專門賣豆腐,豆皮,豆乾豆卷,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鋪面。
但是她這個小姑子啊,真有想法。
衛木匠這邊做好竹筒,得用些時間。
宋時初交代一下之後的事項,就帶著蘇氏離開衛木匠家裡。
她還有好多事兒需要做。
回到蛋糕鋪子正好趕上忙碌的階段,宋時初跟蘇氏洗了手,立刻出來幫忙,一天過去。
蘇氏腿都軟了,後背也僵硬:“妹子,咱們坐車回去吧!”
“成。”瞧著蘇氏發抖的小腿,宋時初決定今晚上就去找個幫工:“嫂子知道咱們村裡那個姑娘利索能幹,手腳乾淨,人品比較好嗎?”
“你打算再僱傭一個幫工?”蘇氏眉頭皺了起來,一個月下來一兩多銀子呢,她委實不想讓宋時初繼續招人。
但是,自己一個人也幹不了兩個人的活兒,仔細想了想,說道: “要不,就讓族長家裡的孫女宋舒姝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