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了一張四四方方的紙,上面畫上了幾個大框,每個框的外面都標著:
(1)它的種子是什麼樣子?
(2)它發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3)它生長時所需要的東西有哪些?
(4)它會開花嗎?它開花時是什麼樣子?
(5)它會結果嗎?它結果時是什麼樣子?
……
衛慎陽雖然已經到了啟蒙的年紀,可是事實上,他會的字並不是很多。
大夫人驚訝的發現,這些方框裡所填的東西,好像是兒子自己填的?
“這裡面都是你自己填?”
衛慎陽驕傲的說道:“那當然。”
指著那個不知道是用什麼粘上去的種子,繼續說道,“媽媽,你看,這就是胭脂花的種子,那麼小,那麼黑,想不到以後會長出那麼漂亮的話。”
而發芽,他用的表現方式非常簡單,一條黑線表示土地,上面這樣綠色的短線表示兩片葉子。
生長所需的東西,有幾個字她認得出,是“土地”、“水”、“太陽”,其他幾個是奇怪的符號,她沒有認錯。
“這是什麼?”大夫人指著那幾個符號,問道。
“娘,你真笨,這是拼音字母呀,奶奶說了,我年紀還小,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字,我寫不出來的時候,可以用拼音字母代替。”
衛慎陽還給她解釋了,那幾個拼音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大夫人還以為是他胡亂寫,可到後來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她一次又一次的看見後,突然發現——這些奇怪的符號好像是有規律的?!
猛然感覺,她被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二兒子變得越來越禮貌聽話,卻又不失他本性的活潑與好奇,這已經足夠讓大夫人驚奇了。
更讓她驚訝的是,來自於大兒子的變化。
衛慎行已經十歲了,《千字文》、《百家姓》早就學過,所以他會寫文章,她並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