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連忙做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高加林,過來辦手續的!”
“哦,是小高作家呀,你終於來了,等你好久了!”中年大姐的語氣變得和善起來,“咱們這個廟小,所有後勤辦公室出納會計的活都是我一個人來幹,我姓張,你叫我張姐就行了!”
“來來,坐著吧,別杵著了!小夥子,你這大高個,杵著我得抬頭看。”張姐倒是個爽快的性格,一聽就是標準的西北人。
“張姐,您好!”高加林立刻改了稱呼,老老實實的坐在了她對面辦公桌,“實在不好意思,前些日子去上海《少兒文藝》雜誌社改稿件,所以就把事情給耽誤了!”
高加林從包裡掏出自己的所有材料,恭恭敬敬地遞到對方面前,“這是我按照您電話裡囑咐的,辦的全部手續。您看看還缺啥?”
“呵呵!”張姐接過材料,大概翻了一下,“不錯嘛!基本都全合了!看來你們村的那個村長都記下來了,給你傳話傳得挺到位。能在前一陣的整頓下順利存活,也是一個能人啊!”
高加林尷尬地一笑,張姐也是什麼都清楚的訊息靈通之輩呀!
接下來,高加林在張姐的指揮下,又填了無數個表格。最後她滿意地把這些東西都收到一起,連同高加林的材料放到一個大檔案袋裡,把口一紮,“小高,行了,暫時就這樣了。剩下的流程我來辦,咱們廟小也有廟小的好處,相對走流程方便一些。你要去那些大單位,這些流程跑下來你至少得一個月。”
“對了,說明一下,我只有每週一三五的上午在,其它時間都在報社上班,畢竟這裡只是個兼職而已。咱們主席也一樣,每週一上午會來這裡,其它時間都不在。記住了,免得白跑。”
高加林連連點頭,暗自慶幸自己碰對了時間,否則還得再跑一趟。
“咱們這個單位基本上都是兼職,你是唯一一個全職作家,咱們機構成立的時候就卡得很嚴,寧缺毋濫,寧肯有編制空著,也不要亂塞人進來。好在你的各方面都很符合要求,領導也是為了吸收新鮮血液,這才破格把你錄進來。我也覺得應該多點新人了,一開會十來個老頭子在那叨叨,煩都煩死了!”
張姐很健談,不用高加林問就說了好多。
“小高,雖然你的手續還沒辦下來,但基本上都沒問題了。有些實話就給你說了。咱們這個小廟什麼都不管,不分房沒啥福利,也沒晉升渠道。”
“規章制度倒是挺多,比如:按時參加政治學習和組織活動,每年必須拿出一定時間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年初制訂出創作和深入生活計劃,年終上交完成情況彙報,出訪、外事也有統一規定,必須報批經領導同意。”
“這些制度都是三個領導定下來的,不過才執行了一年,好幾個作家就怨聲載道,嫌約束太多,意見大得很。不過人家都有自己一攤事,根本不在乎是否在作協裡。小高你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老老實實的把這些制度學一學,然後規規矩矩執行!”
“咱們這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人不多閒事兒不少。你進來後要謹言慎行,不要跟著有些老傢伙瞎折騰,否則會吃虧的!”
高加林連連點頭,很明顯,張姐是領導的心腹愛將,入職前說這些話也是在敲打他。
不過想想也知道,那些報社和雜誌的一把手,文化館的一把手,也都是壓根不在乎是否加入作協的大人物,一個作協主席的身份也不好壓制人家。所以自然會出現張姐說的那些現象。自己只能少說話,少惹事,儘量躲得遠遠的。
高加林出了作協的大門,心裡就在思索。現在自己即將加入作協了,是不是應該再搬一次家,搬到延安這邊來?
在縣城有現成的好處,一來省事,房子已經收拾好了,住著挺舒服,二來距離高家村近,經常回家也方便。
但是問題就是距離作協太遠,這時候通訊又不方便,張姐找自己得打到縣郵電局,然後再讓郵遞員小海跑路找自己。自己來一趟延安也要三四個小時,耗費半天時間。太不方便!
高加林思索再三,決定還是搬家吧!
縣城雖好,但是太閉塞。交通不便,距離太遠,上班也不方便。自己遲早要走出那個小縣城的。
找房子的事情就迫在眉睫了!
在YA市找誰幫忙呢?自然繞不開自己二叔高玉智一家。畢竟是親戚,高加林如果不找他們幫忙,反而讓人覺得生分。
高加林買了些水果,拎著袋子直接上門。
像高玉智這種情況,一到任就有妥善的居住環境,根本不用他操心。高加林也是來過他家裡拜訪,此番熟門熟路地就找到了地方。
高加林按了門鈴,開門的是他的嬸子,高玉智的妻子。兩人也曾見過面,一開門對方就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