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也不是個矯情的人,不在乎從廁所裡面拿出吃的。
當初大學畢業就創業,她吃的苦更多。本來就不是什麼好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的,在大城市住地下室,廁所跟客廳都是一起了,吃的飯也在廁所裡面做。
所以現在這種環境,她可以習慣,況且她向來是可以吃苦的人。
回到下鋪,董書雪將飯盒拿出來,然後拿出一個窩頭慢悠悠的吃起來。
其他人也都是吃窩頭,或者二合面的饅頭。她也是不做出挑的事兒,吃的都一樣。
只不過,她這個就是口感好一點,還挺甜的。
第二天早上,董書雪終於結束了三天的火車旅程。這三天對她來說實在是煎熬啊,再也不想坐這種慢悠悠的火車了。
提著兩個行李箱,她隨著人群走出火車站。因為原主母親宋雪花人沒了之前留了一封信,寄回了老家,所以有人會過來接她的。
至於為什麼沒有人過來接她,董書雪這兩天也弄明白了。鄉下人有的一輩子沒出過農村,對於城裡還是挺畏手畏腳的。
所以沒有人來接她,她認為有這個可能。具體是什麼原因,她還真不清楚。
在原主的記憶裡,老家的農村只回去過一次,沒多大印象。
髒,素質差,窮。
這是原主的印象,在董書雪看來,這就是五十年代的農村了,落後本來就是這樣。
她雖然是縣城長大的,可爺爺奶奶那輩的都是農村的,她也去生活過,很瞭解。
這邊又是東北,熱情的地方話,在原主眼裡就是素質差。
董書雪搞不懂原主的心理,只當她是中二病,無所謂了。
不過也幸好沒有跟老家的人接觸過多,她不怕一下子被人識破什麼。
在農村生活也不是不好,有拼多多在,她可以衣食無憂的。
就是錢總有花光的一天,這個要好好考慮一下。
思索間,她看到火車站門口不遠處,那個兩米高的石像旁邊,有個牛車在,還有兩個人低著頭。
董書雪想了想,走到不遠處的巷子裡,然後把箱子都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