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舟子的詩> 正義與非正義(集外雜說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義與非正義(集外雜說2)

我們要討論的是“正義”與“非正義”,即給這兩個詞做一個系統的闡釋。

那麼,先舉一例:

假如公民甲偷竊了公民乙的錢財,那麼我認定甲是非正義的;而若公民乙是位豪強地主,無惡不作,甲偷竊他是劫富濟貧,那麼甲還屬於非正義嗎?

因此我們說,正義或非正義,都是我們人自己的主觀判斷罷了。評析正義或是非正義,自古以來都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的解釋。那我們假設:“人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的尺度。”

但是,假若以個人的主觀感受來判斷正義或是非正義,那麼社會則毫無秩序可言,人也毫無安全保證。因為,你隨時都會因為阻礙他人的利益而成為“非正義之人”。於是,為了保住既定利益並獲得更多利益,人與人之間便會漸漸抱團,形成所謂同盟;而隨著這個同盟的逐漸壯大,慢慢就會演變成一個國家,接著,正義與非正義的內涵就轉變了。從由人作為衡量尺度,變成了以國家利益作為尺度,即“法律”。

愚以為,古今之所以對“正義”與“非正義”的概念一直模糊,蓋尺度之暗暗轉變矣!蘇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圖)認為,美德即正義。他說,美德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品質,與之相對應的是非正義的慾望。在這個方面,他過分地強調了單獨個人價值對正義的影響,而忽略了宏觀的約束。蘇在此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非正義是不如正義的”。關於這點,是極大的謬誤。他無疑混淆了“正義”與“非正義”的界定尺度。

“法律”對本國而言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的尺度和維護國家利益的保證;而對外,國家便透過外交或戰爭來實施“正義”。所以,“正義”或是“非正義”是國家利益的反映。稍作總結,即“正義”與“非正義”是相對的。如果硬要給它一個概念的話,要用辯證法掰開來看。

《舟子的詩》正義與非正義(集外雜說2)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