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黑板上吃力地寫道:《赤壁賦》。
他慢慢地讀著,毫無起伏,毫無意境,只是為教書而教書,毫無激情。
學生不過只是他的教學任務而已!
對於三國,曾經孟遠教過《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孟遠讀著,來回在教室裡走著,目光時不時地看著林夢雪,四目相對,瀰漫著著戀愛的味道。
彷彿二人眼中只有對方。
孟遠讀得鏗鏘有力,字正腔圓,感情飽滿,引人入勝。
彷彿自己就回到了那個三國,回到了那個戰亂的年代,在那個危急存亡的時刻,看著諸葛亮在油燈下寫著這首《出師表》。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這一句彷彿也讀出了孟遠的心聲,抬頭看著學生義正言辭地道:“這一句話對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幫助的,遠離小人不但對一個國家很重要,對一個人也很重要。”
講臺下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他繼續道:“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要親近賢臣,對同學而言就是要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朋友,和善良的人做朋友,和品行端正的人做朋友。遠離那裡不良之人。”
林夢雪看著心愛之人講著人生的大道理,他的全身上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芒,這就是自己愛的人,那麼有魅力而偉大。
孟遠似乎也感覺到了這個目光,看了一眼坐在角落的女生,那麼的卓爾不群,魅力非凡。
他繼續講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孟遠深情地讀著,眼睛裡泛著淚光,聲音幾度哽咽,彷彿他就是諸葛亮本人。
在那個亂世三國,臨危受命,又恨鐵不成鋼,各種焦灼!
可以把你帶入其境,用靈魂在教書。
孟遠帶著林夢雪穿越回了三國,體會到了諸葛亮的心境。
孟遠發現角落裡發呆的林夢雪,突然問道:“夢雪,你知道這篇文章的意義了嗎?”
林夢雪對著他微笑,立刻站起來,回答道:“我知道!”
林夢雪以為自己在回憶,卻不知道什麼時候真的就站起來了,大家立馬鬨堂大笑起來,油膩大叔也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然後問道:“你幹嘛啦!?”
曾子瓊使勁地拉著她的衣角,示意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