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院長定了調子,下面人就容易發揮了。
京師大學影視劇研究中心陳主任開口了:“這部電影適合中學生、大學生看。”
中學生、大學生到底怎麼得罪你了?
京師大學退休教授、校友會成員陳教授也道:“京師大學將近一百二十年來,也沒有出現過一個像鐵導演這樣能拍出這麼好電影的人,很難得。”
一句話將京師大學百年的底蘊拉低了,不愧是專家。
京大社會學系劉教授:“這部電影讓我特別感動,感動到落淚,我掉了三次眼淚。”
這是個女教授。
牧之看著眼眶通紅的劉教授,實在是佩服這一位的表演功力。
不混演藝圈真的可惜了。
當然,也可能劉教授真的是感動的掉了三次眼淚。
但能看《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掉三次眼淚的人也能當京大的教授……
這是不是有點侮辱京大教授的智商?
牧之還是願意相信她在表演。
但鐵林感動了。
甚至心虛了。
我拍的電影真的有老師們說的那麼好嗎?
不過鐵林想了想,這可是京大,說話的都是京大的教授。
百年底蘊,國內top2的大學,全國人民心目中唯二最牛逼的大學之一,他曾經夢想中的聖地。
能夠在京大當教授,肯定都是國之棟樑,怎麼能懷疑他們的審美呢?
這樣想想,鐵林就放心了。
只能說,鐵林對京大教授的信任還是值得的。
雖然都是在跪著賺錢,但京大的教授多少還有幾分剋制。
其他的“專家”,就是真的一點風骨都不要了。
電影劇作家、評論家、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趙保華髮表了自己的感想:
“這部電影給花國銀幕帶來了新氣象,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影片是另類書寫、別樣表達的青春片。同時,擺脫了主旋律作品都會犯的高大上的毛病,就是高臺佈教、說教氣。我把它概括為多聲部結構,色彩紛呈,又組成了完整的藝術主題,這一點特別難得。
在眾多的多聲部結構中,組成了一個和絃,呈現的是關於青春、關於愛情、關於夢想,這是個共同的基本主題,使這個多聲部結構渾然一體、色彩紛呈,但又不橫向爭執。藝術結構既有整體,既有駁雜,又渾然一體。既有時尚美感,又有青春的引領力,還有對積極健康夢想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