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不知道鐵林的思想鬥爭,他沒有忽悠鐵林,只是想再坑他一次而已。
……
金庸寫《倚天屠龍記》的時候,筆力已然大成,這本小說的完成度比起《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來說其實更高。
牧之全盤照抄,自然引起了讀者的高度好評。
小說的成績一直在走高,雖然更多的人是看的盜版,但無損於這本小說的人氣。
趙敏和周芷若各有擁簇,已經有好幾個女明星公開表態想要飾演這兩個角色。
活神仙張三丰更是被塑造的逼格十足,尤其是張三丰糾正殷梨亭的幾句話,被讀者們奉為最強裝逼語錄:
殷梨亭道:“‘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句話傳了幾百年,難道時至今日,真的出現了一把屠龍刀?”
張三丰道:“不是幾百年,最多不過七八十年,當我年輕之時,就沒聽過這幾句話。”
寥寥幾語,自然而然,逼格躍然紙上。
這就是金庸的筆力了。
當然,牧之抄了,就是牧之的筆力。
這種小說,當然不會缺少讀者喜歡。
當牧之將這本書連載到後期,《神鵰俠侶》在網上的人氣已經上升到了一種現象級的程度。
很快,就到了牧之圖窮匕見前的最後一章——舉火燎天何煌煌。
這是牧之整本倚天中最喜歡的一章,也是牧之準備魔改前的最後一章,這一章的最後是這樣寫的:
次日清晨,諸路人眾向張無忌告別。眾人雖均是意氣慷慨的豪傑,但想到此後血戰四野,不知誰存誰亡,大事縱成,今日蝴蝶谷大會中的群豪只怕活不到一半,不免俱有惜別之意。
是時蝴蝶谷前聖火高燒,也不知是誰忽然朗聲唱了起來:“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眾人齊聲相和:“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那“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的歌聲,飄揚在蝴蝶谷中。群豪白衣如雪,一個個走到張無忌面前,躬身行禮,昂首而出,再不回顧。
張無忌想起如許大好男兒,此後一二十年之中,行將鮮血灑遍中原大地,忍不住熱淚盈眶。
……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明教至此,極顯豪情,方不愧“去惡行善憂國憂民”。
無數讀者看至此處,都熱淚盈眶,完全抵擋不住這撲面而來的附帶音響效果的沉重感。
他們已經準備好下一章會哭的更厲害了。
牧之滿足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