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火島上空,火榕天尊、嫦羲、楊戩等一眾弟子齊至,各個面露興奮。
只見一道浩然之氣沖天而起,孔宣於空中顯出真身,一身儒家夫子長袍,周身先天五行五色神光與浩然之氣互相交匯,身前浮著一柄青色尺子,有著瑩瑩奇異神光,面容之上露出絲絲聖潔。
孔宣望著一臉微笑的火榕,心中頓時出滿感激,深吸一口氣,顯出元神三花,一畝大小慶雲之上,一朵九品青蓮時隱時現,口中輕喝一聲,言道:“吾乃火榕天尊門下親傳弟子孔宣,見人族儒家弟子不知修行一事,立下儒教一脈,以鴻蒙紫氣鎮壓氣運,明天時,知地利,有天地浩然之氣長存,可教化人族一脈,請天道鑑證!”
儒教與人族相合,自然無需先天至寶鎮壓氣運,不過這樣一來。
人族大興,則儒教大興,人族衰落,則儒教衰落。
二者生生相惜,與人、闡、截、佛四教不同。
而鴻蒙紫氣又是大道之基,天生與天道相合,其中的玄妙不可言語。
隨著孔宣話音一落,天地中的無數儒家弟子,無不朝著東海方向行禮叩拜,口中齊齊高喊:“見過教主,祝教主聖壽無疆!”
儒家與儒教二者,不過僅是一字之差,可是二者代表的意義,則是截然不同。
一家學說,雖然意義不凡,可僅是一家學說而已,隨著人族日新月異,不出千萬年時間,自會慢慢的衰落。
可是一家大教,自身擁有天地氣運加持,雖有興衰事宜,卻可歷經萬劫而不滅。
不待孔宣收回元神三花,一道天地玄黃神光忽然劃破東海上空,直徑落入孔宣元神三花之上。
與其中的一絲鴻蒙紫氣互相融合,一時衍化出種種天道法則,化作孔宣自身的道行神通。
此乃是功德金光,然而此光卻是淡黃色,非是聖人立教的金光,更非玄黃之色。
孔宣見玄黃神光進入體內,不由覺得自己一身道行修為猛增,不出片刻時間,竟然觸控到準聖巔峰道行。
這時前方如同突然出現一道關卡,宛若銅牆鐵壁一般,不可在前行分毫。
不過片刻時間,孔宣心中升起一絲明悟,元神三花之上,神光一閃,顯出先天靈寶南方離地焰光旗,在三花之上一晃,孔宣面前忽然顯出一位道人。
“貧道焰光見過孔宣道友,恭喜道友道行神通大進。”孔宣元神三尸化身之一的焰光道人,露出絲絲微笑,拱手對著孔宣行禮言道。
“道友與我本是一體,當是同喜才是。”望著眼前的焰光道人,孔宣神色先是一愣,馬上拱手與其換禮。
不待話音落地,焰光道人呵呵一笑,隨即周身南明離火一閃,化作一道火光,飛入孔宣元神三花之中。
“哈哈哈哈……”,孔宣一時不由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
雖然不曾證得混元大羅金仙道行,可是竟然斬出一具元神三尸,使其自身道行神通大進,已然是準聖巔峰道行,只差半步就可踏足聖人大道。
孔宣周身神光一斂,駕著祥雲上前,躬身行禮言道:“弟子孔宣見過師尊!”
孔宣心中明白,若非有火榕的存在,紅雲道人怎可將這絲鴻蒙紫氣贈與自己。
見此,火榕面露笑容,一揮衣袖將孔宣扶起,高興言道:“好,好,好,不愧是貧道門下弟子,它日儒教一脈定然大興於天地之間。”
望著眼前的孔宣,火榕一時不由驚歎不已,大道一事果然縹緲雲煙,自己雖然不曾立下大教,可門下弟子孔宣,竟然有朝一日立下儒教一脈。
後世之時,尚有“三教九流”一說,三教者,便是道教、佛教、儒教三者,道佛二教成立時間久遠,幾乎是與人族同時而生。
僅有儒教一脈,於人族大興之時,方才出現在朝堂之上,一直到宋金時期,才有儒教一脈的稱呼,而孔子更是素有“孔聖人”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