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見眼前這位道人十分隨和,不禁心中一動,出言問道仙法一事。
“仙法一事不過小道爾,貧道尚有三部真經,一者名曰《先天靈火真經》、二者名曰《太陽真經》、三者名曰《太陰真經》,這三部真經均可證得大道,不過真經者,不可輕傳!”
見呂洞賓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道人不由輕縷鬍鬚,輕笑一聲言道。
天地中懂得《先天靈火真經》、《太陽真經》、《太陰真經》三部真經者,僅有身為混元大羅金仙的火榕天尊一人而已。
這位道人的出身來歷,自然是不言而喻,正是火榕天尊本人。
不然便是孔宣道君請來,也不敢親口說出,可傳授這三部混元大羅真經。
真經者不可輕傳,此言可不是火榕胡言亂語,而是天地中大羅真經者,不過寥寥數十部而已。
而且,其中大多均在人、闡、截、佛四教當中,剩餘者,則在巫妖二族與一眾大神通者手中,豈可輕易傳與他人!
便是當年鴻鈞道祖講道,亦是隻有三千之數,多一不可,少一不行,正好暗合鴻鈞三千大道一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洞賓慢慢將手中酒壺放下,雙目望著眼前這位道人,言道:“既然道長不想傳授真經,洞賓自然不會強求,想來自有仙神願意傳授!”
若非鐵柺李、何仙姑等人好言相勸,又御使神通道行讓呂洞賓陷入夢境,明白人間不過皆是一場虛幻,呂洞賓才會想要修仙問道一事,不然呂洞賓僅是一凡人而已,怎會出言問道仙法一事!
“真經者豈非等閒,貧道這三部大羅真經,可謂是億萬年一見,又豈是神仙道法可比!”火榕天尊面臉笑容言道。
對於呂洞賓的事蹟,火榕前世早有耳聞,一身才華橫溢,又天生風流成性。
雖然時常前往煙花之地,可是呂洞賓一生斬妖除魔不計其數,又好管人間不平之事,端是灑脫至極。
可惜呂洞賓一生均受天規約束,當不得逍遙自在二字,更不用說紅粉佳人一事,一生似是瀟灑,實則卻是舉步難行。
身在人教門下,又是八仙之一,怎可不尊天規戒律隨意行事!
可見神仙一事,亦是過往雲煙,與凡人並無不同。
“人族聖賢有言,大道始於足下,便是普通仙家道法亦可修仙問道,洞賓何必非得求取道長的真經!”
呂洞賓“啪”的一聲,開啟摺扇,輕輕煽動起來,彷彿如學子一般搖頭晃腦言道。
這時火榕忽然神情一變,伸手凌空一指,言道:“好一位九天仙子,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想來這位仙子可是在思念公子!”
隨著火榕輕輕一指,空中微微生出一陣陣波瀾,顯化出元光鏡神通。
鏡中正有一位仙子,生的是花容月貌,身材窈窕修長。
雖非傾城傾國的無雙佳人,可卻有一股勃然而出的英氣,宛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端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仙子佳人。
可是此時這位仙子,正在呂府門前徘徊,臉上露出一絲絲的焦急神色,不時朝著呂府內望去,可又不敢踏足呂府周圍半步,生怕惹怒藏身呂府中的大神通者。
這位佳人正是八仙之一,名曰何仙姑,雖不是仙神真靈轉世,可生來玉肌仙骨,天生不可多得的狹義心腸,喜得人間百姓傳頌。
人教雖有過失,太清聖人與太上老君亦有私心,可八仙者,卻皆是天生純良之輩,遠非釋、玄二門中的一些仙神可比。
望著鏡中的女子,呂洞賓面露驚喜,笑道:“道長好神通,竟然可知洞賓的夫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