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數有失,自當有聖人出世,掌管天地三千大道運轉,故而吾門下有六位聖人!”鴻鈞道祖淡淡言道。
太清、玉清、上清、接引、準提、女媧六位聖人,各自大道理念不同,正可補全天道缺失,故而人、妖、玄、釋各自興盛不衰。
說到此處,鴻鈞道祖深望火榕一眼,一字一頓言道:“何為道!何為魔!鴻鈞為天道,羅睺為魔道。”
言罷,鴻鈞道祖不由輕嘆一聲,雙目緊閉,似是消失不見,不在理會火榕天尊。
此言一出,火榕不由心中一震,好半響才說出話來,既然有道衍化而生,自當有魔現世。
可是天數演變豈會讓魔道現世!方才有諸位聖人證道掌管天地眾生,調節陰陽五行,消除天地災劫煞氣。
奈何,聖人亦是人也!六位聖人各自理念不合,其門下弟子爭鬥不休。
使得洪荒大地殺戮不斷,時有天地大劫衍生,讓魔道一脈不死不滅,故而方才會有釋門一脈出現,使人向善,心懷慈悲,嚮往光明,積功德,修來世,消天地眾生煩惱雜念。
火榕突然周身神光一閃,輕聲念道:“道可為魔,魔可為道,二者皆在各自一念之間。”
隨著話音響起,頭頂元神三花顯化而出,黑與白二道神光變幻,時而神威無量,時而殺戮沖天,衍化天地法則一數。
道可道,非常道,魔可魔,自然魔,二者皆由心生,緣起緣滅可謂無上大道,可衍化周天世界,可迴歸混沌三千大道,故而魔與道存,羅睺自然不可鎮殺,只有鎮封一途可走。
“既然道魔二者相生,又何來道魔之分!”火榕收回元神三花,雙目望著鴻鈞道祖出言問道。
“道、魔皆為混沌大道之一,二者生來相生相依,貧道億萬萬年來也不知何為道魔之分!”鴻鈞道祖面無表情言道。
大道至公,大道至簡,周天萬物在大道眼中,道也好,魔也罷,皆是三千大道之一。
“可是釋門一脈!”
何為道,何為魔,火榕雖然不知其中有何玄妙,可是待釋門一脈真正興盛之時,不知為何傳出,一念為魔、一念為魔之言,可見釋門一脈與魔道脫不開關係。
“釋門一脈又能如何!既然在天地當中,便可為天地法則之一。”鴻鈞道祖毫不在意釋門一脈。
佛、道、魔、儒、武皆為天地法則衍化,一日未曾超脫洪荒世界,一日便為天道一數,如日月星辰執行不息,月有陰晴圓缺,大道自然各有各自玄妙,正可補全天道之失。
此言一出,火榕心中一頓,言道:“老師以身合道,自可視天地眾生平等,可弟子與釋門理念不合,只怕難免生起爭鬥。”
釋門一脈讓人心存善念,信奉來世功德一事,講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火榕一身道行理念,何須心存善念!對錯與否皆在各自心中,當世行善即為善,與來世有何關聯,既然今日為惡,自當將其鎮殺送入輪迴同道,若是天地中大神通者皆如釋門一般,要輪迴一地何用!要幽冥地府何用!要天數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