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斬契丹勇將耶律照,攻陷朔州東面門戶馬邑。【風雲閱讀網.】面對這樣的勝利,郭榮、趙匡胤等人反而有點悶悶不樂。慕容延釗和石守信兩人甚至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
原因很簡單,這場大戰雖說基本殲滅了2000多馬邑守軍,可是這兩人感覺贏得真是稀裡糊塗,剛開始跟著趙匡胤是一路狂敗,過了中午,挺能打的契丹軍在風雪交加下,突然變成了軟腳蟹,兩千來人三下五去二的就被他們包了圓,哎,還沒熱完身呢,就沒剩幾個還能站起來的契丹人了。不過癮,這仗打得真不過癮啊。
馬邑城樓,趙匡胤望著西方看了許久,嘆了口氣,還沒說話。郭榮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老八,今天這一仗,也夠蕭勁肉疼一陣了,咱們也算達到了目的。現在天不作美,我們的計策要落空了。此地裡朔州不遠,朔州若是派兵,半個時辰就能到達馬邑,咱們兵少又不善守城,還是退。這次算他走運,下次再收拾他不遲。”
趙匡胤一臉的不甘心。本來他們定下計策,就是要先把耶律照給誘出馬邑城。蛇谷的騎兵戰鬥力不弱,耶律照對此是心知肚明,他要出兵必然會盡出大軍,只要把他給牽制住,那麼馬邑城守兵不多,只要調動1000步兵,足以攻克馬邑。
為了牽制耶律照大軍,趙匡胤也是費勁心思,先是騷擾城池,激怒契丹人。把耶律照引出城後,趙匡胤是邊打邊走,走得還是大道,為的就是能夠穩住耶律照。可耶律照也算是久經沙場,為了徹底的讓耶律照放心,趙匡胤還專門在小道峽谷那邊讓高懷亮另帶500騎兵,作為伏兵。耶律照被激的火冒三丈,可心裡還是有些疑問,等見了高懷亮的500人,才徹底的放下心來,直追了下來。耶律照在大道追趙匡胤,郭榮等人帶著步兵從小道出發進攻馬邑。等耶律照到了蛇谷城下,馬邑已經被晉兵打了下來。
趙匡胤命人把那橫幅從城牆扔下來,只是想嘲弄一下耶律照,畢竟這個時侯,就算耶律照回兵,也來不及救馬邑了。可沒想到耶律照追了一路,膽居然變大了,在城牆下親自指揮契丹軍與晉兵舌戰,又耗了大半個時辰。
是成也大雪,敗也大雪。
下了雪之後,一方面,契丹人又冷又餓,被迫路,另一方面,大雪也將攻馬邑的痕跡摸了個一乾二淨,郭榮他們連戰場都不用仔細打掃了。趙匡胤他們生龍活虎的在後面狂追,契丹人邊戰邊退,是連戰連敗,隨後鬥志全無,成了一團潰兵逃進了馬邑城,徹底進入了早就設計好的埋伏地。
這只是趙匡胤計劃的第一步,奪馬邑。馬邑一失手,朔州的蕭勁必然坐不住了,他一定會帶兵奪回馬邑,等他來了馬邑,趙匡胤他們在馬邑和契丹兵,隨意打兩下,就退出馬邑。這個時候天色將晚,蕭勁必然會在馬邑住下。郭榮他們打下馬邑,可不是白打的,他們城中放了許多燃火之物,而且退兵的時候,還會在馬邑留下些晉兵扮作百姓。兵荒馬亂的,蕭勁絕對不會派人查城裡百姓是多了還是少了。等到半夜,這些人四處放火,然後開啟城門。有是半夜,再加漫天火光,契丹兵必然混亂,那可就是一場大勝了。就算不能趁勢奪了朔州,也基本完成了震懾契丹的目的了。
可惜,一場大雪,讓這場大火是再也燒不起來了。
半晌,趙匡胤又嘆了一口氣,轉身對郭榮說道:“三哥,你說的對,我們該撤了,要是再不撤,契丹人來了就麻煩了。”
“這才對嘛,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嗎?蕭勁老兒,他跑不了的。”郭榮心中安定,高興的說道。無形中,他對自己的義弟,又更看重了幾分,這個義弟,能屈能伸,將來對自己輔助必定會更大。
“啪”一聲清脆的馬鞭聲,在寥寂的曠野顯得格外的響亮。
“郭將軍,從蛇谷縣那邊過來了一輛馬車。”一個在城頭警戒的軍士跑過來說道。
“哦?”郭榮和趙匡胤愣了一下神,自天福元年唐末帝清泰3年十一月,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後,燕雲的百姓多有背井離鄉南下的,但南方的百姓卻很少北的。莫非是父帥又派人來了。
郭榮連忙走到城牆邊,向遠處眺望,鵝毛般的大雪飛舞著,城外蒼茫大地,彷彿裹了一層厚厚的白紗似的,在東邊的官道盡頭,有一個黑影緩緩駛來,黑影晃動,彷彿是一輛馬車。
等馬車走得進來,方才看清,那馬車居然豎著一面黑底紅字的小旗。旗綽影影間,勉強分辨的清楚,旗居然寫的是一個缽般大小的“郭”字。果然是父帥的信使。
郭榮和趙匡胤忙從女牆邊的樓梯走了下去,開城門帶著一隊人馬贏了去。能打著黑底紅字郭字旗的信使,身份是不一樣的。
那車伕見城門開啟,門前衝出來了一隊人馬,卻是不晃不忙的勒著韁繩,扭頭說道:“老爺,馬邑城門開了,裡面出來了一隊人嗎?”
說話見,馬車門簾挑起,一個人扶著車幫,緩緩的蹭下了馬車。這人古銅色面板,濃眉大眼,顎下有三寸長的胡,身穿的卻不是什麼官服,身是灰色斜襟的大襖,下面穿的是條黑色長褲,腳穿的是反毛的棉鞋。許是怕冷,這人穿的是鼓鼓囊囊的,顯得十分的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