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連後臺導播都被顧芒無緣無故扔上去幾個公式的操作給愣住了。
鏡頭都忘了切。
於是觀眾席所有人就這麼看著顧芒答題。
各大團隊的教授都在議論這幾個公式。
但只能從對方口中聽到三個字——“沒見過”。
“自己總結的?”
“一個大一新生,你告訴我自己總結公式?沒有大量的知識基礎和實驗案例,怎麼總結?”
“說的沒錯,何況真有公式,我們這些研究這麼多年的醫學生理學的怎麼沒發現?”
評委那邊,所有人面面相覷。
在場都是醫學界的權威,見識極廣,也沒聽聞過顧芒寫出來的公式。
“血壓公式嗎?各大權威教材上沒有出現過吧?”
“沒有。”權威教材每年都會更新醫學內容,他們都是編寫人,從沒見過這樣的公式。
“看來是自己總結的,醫學怎麼能用數學的方法總結規律呢,這不是胡鬧嗎!”
一群人還沒從公式裡回過神。
就看到顧芒開始答下一個特徵——體溫,戰慄產熱和非戰慄產熱。
這次仍然是扔出幾個誰都沒見過的公式,再加上一個知識結構框架圖示。
整個框架圖全英文,只出現名詞字母縮寫和箭頭,以及體內各種物質升降變化。
所有人盯著螢幕,不由自主的跟著顧芒構造結構框架圖的思路走。
半個框架圖出來的時候,他們腦子裡那些零散的知識點好像被一張網聯絡起來,變成了一個知識體系。
透過這個結構圖,他們在這個領域許多模糊的不明白的內容彷彿開竅了一樣。
甚至補全了他們腦子裡的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