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千五百年過去了,遠去的不僅是陣陣馬蹄聲,還有那歷史的本相。
民國十八年的一個深夜,西海省黑水縣東40裡外,一座巨大的黃色山坡上,一個柴油發電機正在“轟哧,轟哧”的執行。
和20裡外漆黑一片的張家莊相比,山坡上卻是燈火通明、人影斑駁。七八個人肆無忌憚地進行著土木作業。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熟稔地用洛陽鏟一寸一寸的往下探,又一寸一寸提了出來。他看了看堆在一邊不同色位的土層,用手拈了一小撮,放在鼻尖聞了聞,大喜道:“大兄弟們,堂子裡道可找到了,給我可勁地挖!”
幾位肩寬腰圓的大漢聞訊,旋風般地掄起鐵鍬,頓時塵土飛揚、沙石亂滾,不過半個時辰,鐵鍬鏟到一塊“硬貨”上,鐵鍬上被硬生生地撞掉了幾個豁口,便再也鏟不動了。
經過仔細的清理,一道漢白玉門出現在眼前。
“快快的,給我炸開,呦西。”一個身著黑色短衫,穿燈籠黑色綢褲的矮胖子興奮地使喚著幾個手下。這個矮胖子一身中國人的服飾打扮,卻說了一嘴的東瀛話。
“好嘞,您上眼吶!”一個瘦高個的“鑽地鼠”麻利裝好了炸藥。“鑽地鼠”是西北一帶對盜墓賊的稱呼,這些人心狠手辣,唯利是圖,甚至為了古墓裡的財寶,經常黑吃黑。
東瀛人發現了這古墓,便僱傭了幾個當地的“鑽地鼠”做幫手,一起挖掘古墓探得寶物。雙方在事前約好了所得財寶一人一半,東瀛人負責提供裝備,還答應額外付給“鑽地鼠”一人5塊大洋。
“鑽地鼠”雖久經江湖,卻不知道這些東瀛人更為兇狠毒辣,因為“鑽地鼠”只是單純為了錢,而東瀛人則懷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一個“鑽地鼠”將炸藥線鋪好,剛要點火起爆,卻被白鬍子老人緊緊拽住。
“老不死的,幹啥啊?”“鑽地鼠”見老人攔他,破口就罵。
“我說大兄弟,盜亦有道,探寶有探寶的法子,開門有開門的規矩。這門千萬不能這樣開啊,會驚擾激怒鬼神,帶來無妄之災啊。”老人勸到:“還是從拐上打個洞進去吧。”
那老人是從村裡僱來的嚮導,據說年輕時也常下古墓,現在老了做一些地面上的活。
“你的,帶著賞錢快快的滾開!”反正已經找到了地方,那東瀛人見老人礙事,頗為累贅,將一把大洋砸在老人身上,一腳將其踹開。
兩個東瀛大漢,對視了一笑,上前掄起老人就扔下了山坡下。
“會死人的……會死人的!”老人的慘叫和夜貓子淒涼叫聲交織在一起,深夜聽來著實有些毛骨悚然,只過了沒一會兒,老人就沒了聲音,應該是滾落到山底了。
“哈哈,這老不死的,找死!”東瀛人有些得意,在中國這些日子,他確實作威作福慣了。
“還愣著幹啥?給我炸!”看到東瀛人過河拆橋的勾當,“鑽地鼠”們也有些吃驚,正在想自己會不會遭此下場,又在東瀛人吼叫的催促之下,點燃了導火索。
隨著東瀛人聲嘶力竭、殺豬般瘋狂的嚎叫,漢白玉石門被炸得粉碎,一條深深的墓道顯露出來了。
雖然手段粗暴,但為了以防萬一,東瀛人還是安排了一部抽風機,將墓裡空氣抽了半個時辰。
“你的,前面的走。”東瀛人用手槍指著“瘦高個”,讓他打前站當炮灰,讓另外兩名東瀛人跟隨其後,他們戴著防毒面具,腰間連著繩索,繩索另一頭綁在洞口外大樹上,並繫有鈴鐺。
東瀛人知道鈴鐺一響,他和那三個“鑽地鼠”就要拼命的往外拉。
但是東瀛人心中覺得,這也許根本派不上用場,此次前來探墓除了攜帶了小型發電機,抽風機、防毒面具,他還帶來東瀛國最新的工業品微型手槍和炸藥,加上“鑽地鼠”幫忙,他有理由相信,就算是再厲害的主,也會被他訓練有素的手下就地消滅。
約摸過了一刻鐘,洞裡傳來一陣悶響,東瀛人露出了狡黠的笑容,這次估計又有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