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我們又打亂從新分配,到下一個地點集合,繼續幾次之後,我們終於算是到達了目的地了。
這是一處關帝廟,此時廟裡面燈火通明,我們進去的時候,裡面已經聚集了一百多人了,被打亂分開了的侯方域他們三個也按時的到達了裡面。
此時站在院子裡的人個個看去都是滿臉激動,很是期待的樣子,似乎這次很是光榮一般。
我們剛到沒一會兒,吳應箕就到了,跟著他一起的還有昨天的那四個保鏢。我本以為董小宛也會跟著一起來的,到了最後都沒有董小宛。可能也是她說的那樣吧,她作為一個女流之輩,能夠做的事情不過就像昨天那樣去招待我們,做一些後勤工作,至於其他的事情她不用管。
這倒也好,畢竟幹這種事兒不太光明正大,雖然這是南京,但是那北京的阮大鋮也不是好對付的鳥,萬一事情真的敗露了,這事兒可不是鬧著玩兒的,那可是要丟性命的事情,那董小宛沒有參與進來,這倒是好事兒。
吳應箕進來,也不多說一開始就進入主題,無非就是說現在奸佞誤國,什麼太監篡權之類的憤青話題。當然了,這些話的倒是有道理,至少在現場是被所有的人都認可了的。
話題一展開,隨即就開始了一場“批鬥”的風波,至於批鬥的物件,自然就是那阮大鋮,只是阮大鋮本人並沒有再次,就算是批鬥他,也不知道最後他能不能夠聽得到。
最後一通的痛罵之後,事情總需要結尾,可也不能就此結束,一通的批判之後什麼也不留下吧,最後也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為了給留下歷史足跡,為了更深刻的批判打擊阮大鋮,我們不如留下文章來更深刻的打擊他。
這個主意很快就得到了一致的響應,現場一陣陣的拉喊聲,都說打倒阮大鋮之類的可口。見到這一幕,我心裡面隱隱的有一種不安之感,他們這樣做太張狂了,很容易引火燒身。
而事實上也猶如我猜測的這樣,如果沒有提到要寫篇文章出來批判阮大鋮,這事兒可能就把了,可壞就壞在寫了文章,而且還是我親自提筆記錄的。
吳應箕間喊口號的時候就我一個人站著沉思,當即就懷疑我對組織的忠誠度,變將我拉了出來,也不問我是不是怕了,而是給我挖了一個深坑。那就是記錄文章的記錄員。
我自然是明白吳應箕這是讓我交個投名狀呢,不寫是不行了,而且當即就有人拿出筆墨擺在我的面前,這事兒能夠退嗎?
很快場下的人就開始了他們的大作,而我成了一個“偉大”的記錄員。
“為捐軀捋虎,為國投豺,留都可立清亂萌,逆璫庶不遺餘孽,撞鐘伐鼓,以答昇平事。杲等伏見皇上御極以來,躬戡黨兇,親定逆案,則凡身在案中,幸寬鈇鉞者,宜閉門不通水火,庶幾腰領苟全足矣。矧爾來四方多故,聖明宵旰於上,諸百職惕勵於下,猶未卽覩治平,而乃有幸亂樂禍,圖度非常,造立語言,招求黨類,上以把持官府,下以搖通都耳目,如逆黨阮大鋮者可駭也~~~”
不得不說,我都覺得這是一篇好文章,寫得是讓人熱血沸騰,激動彭拜,最後他們還給這批判的文章給起了一個好名字《留都防亂公揭》。
得說明一點,此書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想看全文,可去百度自行搜尋。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也算是該結尾了,在吳應箕的安排之下,我們陸續的撤了回去,至於這篇文章,他當即就拿給身邊的保鏢去找人抄寫,明天早上,整個南京城大街小巷都是批判阮大鋮的文章。
到時候事發,阮大鋮勢必會發怒收拾我們,所以吳應箕的一件就是能夠儘早離開南京的就儘早離開,免得到時候落入賊手,丟了性命。
我不明白“革命”的信仰,但是我知道他們這樣做事白白送死,而且還是無濟於事,最多就是在歷史上立下一筆,畢竟他們不論是從軍力、財力、人力還是什麼方面,都比不過那阮大鋮,雖說這大明已經是枯枝敗葉了,但是沒有那把子力氣,還是推不倒他的,就我們這一百四十多個人,這樣做只是找死,且沒有絲毫的意義。
至於那吳應箕,我對其評價則是,多疑(最初讓董小宛試探我們,我沉默的時候懷疑我,讓我去些那《留都防亂公揭》)、怕事兒(想做事情,想批判那阮大鋮,但是卻不敢自己一個人做,而是拉了我們這樣的一百多個人一起,可能是應了那句老話,要是也得拉個墊背的)。
很多人此時都是怕事兒,怕惹火燒身,而且自己現在又是出了南京城外,自然是巴不得立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所以也不管事白天還是黑夜,摸著黑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