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廣告的目標群體是35歲以上的人,這類人大多比較現實,做那些以“夢想”.更新最快|每兩個看言情的人當中,就有一個註冊過可°樂°小°說°網的賬號。而運營商就將切入
點放在其中大部分被工作與生活磨得機械化了的傢伙,這些人在35+的人群當中比重也是最大的,為了打動他們,就想著營造出一種
重拾生活的美好,並且還比較輕鬆的開心氛圍。
主題很簡單,就是重獲新生。
鬼殺團好幾人都有一個不太美好的現實身份,在遊戲裡卻能和小夥伴們一起逛遍三山五嶽,聊天喝酒。之前楊呈想的是七個短片
,實際上不是,只有六個,因為鬼舞和風流少爺的身份都是公司職員,而且是上下級關係。在廣告中的遊戲裡,下級和上級也能相處
得非常融洽,體現出遊戲裡更能拉近彼此距離的無窮魅力。
臺詞都很生活化,沒有任何文縐縐的詞彙,而且所有的臺詞全部不配音,只是現場收音,後期再轉化大家的口音,達到和遊戲中
一樣的效果。而臺詞也並不要求說得有多溜,哪怕舌頭打結也無所謂,只需要真實的感情流露就可以。
“喲,葉落,你的衣服怎麼比我們都要緊一些?”楊呈突然發現了這個問題。
花遲葉落的衣服設計得更能突顯身材,與遊戲中完全不一樣,她還故意秀了兩下,道:“因為姐姐是女孩子嘛,小風,是不是心
動了?”
楊呈扭過頭去:“輪迴,管管。”
“咳。”彼岸輪迴不知道是不是臉紅了,反正看起來有些尷尬。
廣告的拍攝並不是很順利,畢竟大家都不職業,哪怕不需要做什麼面部表情,但動作卻要顯得很自然才行,他們做起來多少會有
些做作。
問題最大的一個人比較讓人意外,居然不是大中天,而是風流少爺!
這個反差有點大,如果說到緊張、機械、做作這些詞彙,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大中天,因為會和性格聯絡起來,但卻不然。其實
很多表演系的學生都明白一個道理,一些平時話不多,而且很內向的人,演起戲來卻非常強悍,不管是什麼戲。
原因很簡單,這類人因為不太合群,但又渴望合群,所以總會在暗中觀察別人的一言一行,並且更多的時候都在進行腦補,他們
更容易把握到細節上的一些處理。而很多跳脫慣了的人,反而會因為要求的束縛顯得很做作。
當然這並不絕對,實際上一個人在舞臺或鏡頭前的表現,與生活中的個性沒有必然聯絡,兩者完全無法劃等號。
因為風流少爺怎麼都進不了狀態,耽擱了太多的時間,等到一批鏡頭拍完,已經接近中午了。好在剩下的技巧動作對鬼殺團眾人
來說不在話下,幾乎都是一遍過,用時也是相當的短。
“先就這樣吧,到時如果覺得不合適,再補拍。”那導演冷著臉衝鬼舞說了一聲,然後便收工了。
“終於他孃的拍完了。”
風流少爺整個人都虛脫了,他從來沒想過只是幾個動作幾句話,居然會這麼難。“以前覺得那些拍廣告的真是輕鬆,現在看來也
不是這樣啊,他們都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