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國定氨酸出世後,陳鋒自己雖然不需要,但第一時間親自上陣當了臨床志願者。
比起雖然有集中注意力的功效,但會讓人情緒活躍度按比例降低的原版,新型國定氨酸完全沒有副作用,只會進一步激發人體靈感。
這一步之差,天壤之別。
2060年,經過持續四十年的高強度科技爆發,各方面基礎學科終於完全達標。
在陳鋒耗資上萬億組建的火星開發艦隊正式開撥時,首批基因喚醒度測試儀幾乎同時下線。
比起陳鋒經歷的第一條時間線中的三十一世紀,在他手把手的扶持之下,除少部分必須時間積累才能完成科學實驗並最後突破的領域,如今的人類只用了四十年,便在理論知識上正式追趕上了當初。
可以說,如今的四十年等於一千年。
這是個比較片面的說法。
其實這次人類的科技路線比較畸形,結構非常不自然,部分領域步子邁得極遠,部分領域卻遠遠落在後面,像是個跛腳的長跑運動員。
這當然是很危險的處境,稍微踩著顆石頭就會摔一跤,並且摔得很慘。
這是陳鋒刻意引導的結果。
現在他敢做以前不敢做的事了。
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在自己尚且活著時牢牢掌控著文明的結構,形成一種看似危險,實則穩如狗的穩定格局。
並且,他還會在自己活著時,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萌芽,從無到有的提前建立以千年使命為己任的世界政府。
到那時候,以人類的天生適應性,科技發展領域內的先富帶動後富的現象會讓偏科得到緩解。
科技將會重新變得平衡,世界政府會接過他手中的權柄,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護航員。
那麼他自然也能安心的去了。
此時距離全民廣泛使用國定氨酸已經過去兩年。
第一次全民大普查顯示,幾乎所有人的喚醒度都成功跨過了25%這個起跑線,最高的人已經逼近25.5%,最差的也有25.01%。
這讓與伊倫聯手,繼續奮鬥在基因改造液研發戰線上的楊中華深感欣慰。
全民進化讓科技領域的進度再度拉快,這比《千年計劃》中預估的速度又提前了近二十年。
2065年,首批工程隊抵達火星,開始在火星上修建聚居地。
同時,第二批火星殖民者也已經陸續乘坐可回收飛船開撥,目標是在二十年內在火星上建成首座百萬人規模的聚居地,並以此為中樞點,如同菌群繁殖般,以前十年每年建成一到兩個百萬聚居地,後十年每年平均建成四到八個聚居地的速度,在火星上快速鋪開局面。
在這四十年內,地球總人口規模已經以極快的速度膨脹至100億人,並且人口增長率依然居高不下。
外星殖民計劃已然迫在眉睫。
除了推動火星殖民計劃外,金星殖民計劃也已經完成理論驗證,只等部分用於金星改造的特殊裝置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