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他所料,剛好八百一十一人選擇留下。
伊倫、歐國華和宋思羽這三人與陳鋒的關係本就親近,熟悉陳鋒的為人,並且對他的能力很瞭解,甚至近乎迷信。
哪怕他說太陽是方的,這幾人也會先抬頭看看天確定一下。所以陳鋒要說服他們,只需一篇《黑洞論文》。
但這些陌生的學者們不同,他們知道陳鋒的部分成就,但知道得還不夠確切。
他們對陳鋒的瞭解浮於表面,只來自新聞媒體的報道與其他人的描述。
他們面對《黑洞論文》的第一反應是先質疑,然後再在陳鋒講解的過程中被一點點的擊潰心中的疑惑。
可就算答案已經顯而易見,要讓他們接受維藤黑洞、旅行者二號會帶來強大敵人,並導致人類滅亡的事實,還是有些難了。
末日,那不是電影裡的事麼?
現在全球能源危機愈加嚴重,大國之間資源爭奪的強度持續升高,地緣政治矛盾日益凸顯,不同意識形態間的矛盾衝突愈演愈烈,戰爭陰影烏雲密佈。
人類目前最大的威脅是自身的貪婪與地球環境的侷限性,太空裡的事情太遙遠了。
光是解決眼前的現實問題,就夠讓政治家和學者們焦頭爛額,哪有心思去琢磨什麼虛無縹緲的外星人。
即便有一部分人相信外星威脅的存在,甚至時不時的開會討論一下,但討論歸討論,直接上升到得出結論,並將其作為文明發展主旋律的高度,大部分人還是沒想過。
此時,每個人心中依然有疑惑。
但這八百餘人已經動搖,他們漸漸稍微有點信陳鋒的話,他們還想知道陳鋒如何來解答疑惑,更希望陳鋒突然改口,告訴大家這只是他的一個無關痛癢的玩笑。
陳鋒的紀錄片,正好能幫助這些人各自在心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第九個兩千年》開始播放。
強橫的特效足以以假亂真,私人放映廳裡驚歎聲此起彼伏。
當陳鋒告訴眾人,這是他只用不足二十天的時間,一個人完成的東西時,人們就更驚訝莫名了。
比起《狂人猜想集》和尚未轉化完成,並沒有進入千家萬戶的各種黑科技,眾多學者們最先接觸到的陳鋒帶來的實質性技術革新,倒是在電影娛樂領域。
他介紹道:“我把第一代自馴化渲染引擎用在了《第九》上。這是一種……嗯,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特效引擎。你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真正的人工智慧。”
雖然只是不足半個月就拿出來的東西,但全CG製作的《第九個兩千年》作為一部“電影級紀錄片”,畫面水平依然碾壓時代。
某種意義上,這是星鋒光影工作室的第一個真正作品,只不過全程只有陳鋒一人參與,工作室裡那些尚處學習階段的萌新們,還在揣摩這具備主動學習能力的初代自馴化渲染引擎的用法,拿詹姆斯·迪亞茲的新片練手,做不到像陳鋒這樣單人獨力完成一整部“大製作”的騷操作。
為了加快渲染速度,他還花了八千萬,臨時插隊租了二十天國內目前首屈一指的銀河超算的部分算力,再花八千萬,借了半個月超大網際網路企業的雲伺服器使用權,除他個人的時間投入和技術投入之外,他的CG電影製作總成本為1.6億。
緊趕慢趕大半月,可算是及時拿了出來。
在電影中,陳鋒對史料裡的人名、地名和機構的名稱稍微做了點潤色。
他把現實中的人的名字都給修改了,並將千年後的自己化名成了鄭峰。
這是為了避免暴露太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