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爭之事,在所難免。雖說人族暫且將萬族趕出了洪荒大陸,但距離取得最終的勝利還差得太遠。況且這世間多得是不在乎種族或凡人的強者,他們也都有各自的訴求與願望,而伏羲的大願一出,註定會落得個舉世皆敵的下場。
不說萬族雖然一時隕落,但終將在某一天歸來的東天二皇;也姑且不論早有“世界歸來之時,一切遺憾都將被彌補”預言,必定將會應運而重生的“世界”,便是人族內部,也難保所有人都能夠一心為公,毫無自我訴求……
“所以,我需要更多能夠與我一同前行,達成這個大願的夥伴,朋友,以及同行者。”
伏羲的眼神真摯無比,他向著這位對自己有大恩,同時亦為人族的強者一字一頓,無比認真地道:“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情,兩個人未必就做不到;兩個人做不到的事情,十個人未必做不到;十個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乃至於億億億萬的人族,未必就做不到……”
“團結,以及人數,這就是我們人族最大的優勢,是人族自最開始作為食物,作為奴隸,作為連最低賤種族都不如的時候,一路成就今天成果的憑據……只要作為‘人族’的整體不斷努力,那麼即便是‘永恆’二字,也並非遙不可及。”
強者,永遠不會缺少自信。若非如此,他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走到如今的這一步。
“我明白你的道路,究竟為何;也知曉你的訴求,你的大願是希望萬物萬族均有其容身之所,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伏羲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每一個字都彷彿承載著千斤重量,直擊人心。他緊盯著農的雙眼,那雙眼中流露出的不僅是堅定,更有一種彷彿能夠看穿一切,直到他人心底最深處的智慧所在:“你的大願,與我‘人類當為永恆主角’的大願,本質上並不衝突。”
“在我夢想中的那個世界,也將會有著你夢想中的景象。”
這,便是論道。
這,便是闡道。
論道,本質上還是一個質疑,解釋,以及回答與驗證的過程。
言語的交流,是對認知的提升;而思想的碰撞,則是精神上的昇華。剛才,是農對伏羲的道提出疑問;而現在,伏羲的道,伏羲的大願,卻將農的大願盡數容納,意欲在立意方面凌駕其上……
在這一刻,農緩緩地嘆了一口氣,他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因為結合伏羲剛才所說的話語,他已經預感到了對方下一句話的內容。
果不其然的是,滿面誠懇的伏羲,向著農緩緩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所以……”
“要與我一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