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聖人之道。
這不僅是聖人境界的體現,亦是多元宇宙的法則與秩序,同時也是將自我的心,意,氣,靈魂,記憶,真靈,過往的經歷,以及一切融合起來,在心靈之光的基礎上升華而來的理念象徵,是自我的闡述表達……而只有真正完成了自己的聖道,才能夠向著更高的層次再度邁出一步,進入第五階的領域之中!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屬於楊雲自我,明明尚未完成卻已然可與重樓的血色聖道分庭抗禮的聖道光輝席捲而出,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縷陽光照亮黑暗,橫掃覆蓋了他的整個內心宇宙!
——有人說,弱者沒有存在的必要。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句話說得其實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在有著超凡力量的世界中,強者與弱者往往不會處於同一個階層,甚至同一個物種,同一種生命。
無論是看待問題的角度,還是相應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無論是歷史,還是被記載的故事,總是由強者,由勝利者書寫,而弱者,往往由一句話,甚至一個輕描淡寫的數字一筆帶過。
……那麼,何為“弱者”?
普普通通的人類,面對體內有著能量迴圈的第一階是“弱者”。
相對於第四階基因鎖的強者來說,無論是一階,二階,還是三階,只要沒能夠接觸到“入微”的力量,那麼第四階以下的存在都只是“弱者”。
在有著心靈之光與完美之軀,突破到第四階中級的強者看來,時時刻刻受到心魔困擾,無論哪方面都處於半吊子的普通四階,也是“弱者”。
而到了第五階的領域,除非是那種天才中的天才,怪物中的怪物,在多元宇宙中也極為希少,例如楊雲,以及兩個鄭吒之類的存在……否則相對於“聖”來說,完全可以稱得上一句“聖人以下皆螻蟻”。
——但是,弱者也有弱者的堅持,弱者也有弱者的作用。
因為如果沒有弱者的存在,那麼強者的概念也將失去其意義;因為強者與弱者之間的定義與界限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比較而變化;正是因為弱者擁有變強的可能,這才賦予了強者的身份以意義。
楊雲很清楚,儘管中洲隊的眾人異常努力,除銘煙薇外已經全員達到了四階的層次,但他們仍然不足以參與到屬於“聖”的戰場之中。
但楊雲同樣不會忘記在生化危機二中,中洲隊是如何透過犧牲與合作,戰勝了那強大無比的惡魔隊;就如同他也不會忘記,與洪荒萬族相比起來一無是處的人類,究竟是經歷了怎樣的磨難,怎樣的奮鬥,才最終贏得了勝利……
法則不是為個體而立,秩序不是為個體而存,人類的心靈亦是在彼此補完間才得以迸發閃耀的光輝。因為友情與羈絆而突然爆發覺醒,並非只是熱血的橋段,亦是宇宙的真理……是如今的中洲隊擁有,而眼前孤身一人的伏羲拋棄,也失去了的力量!
“夥伴們……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