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皓叫劉錦傳一起去心理諮詢室。
“我看過監舍裡最近人沒少,怎麼你老闆撈了幾個之後沒了動靜?”李皓進門就問道。
“這個不清楚,老闆又不會同我講,再說你也知道老闆給我的任務是照看你,避免在這遭到不必要的騷擾。”劉錦傳不知道李皓問這些幹什麼,還是小心翼翼地回答。
這話李皓也信。
“照看我還是看著我?你不騷擾我就好!今天沒什麼事,你去把那個島灣人帶來,今天搞定他!”李皓說完去泡茶。
這事,是好事!劉錦傳高興地出門。
帶犯人到這要點手續,沒那麼快,李皓在裡間翹起了腿。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島灣的詐騙行業開始蓬勃發展,各種詐騙花樣層出不窮,基本上是在小小的島內繁衍了上百種騙局,以至於騙子太多傻子不夠用,行業內部內卷嚴重到騙子騙騙子成了一時的潮流。
有高瞻遠矚的終於發現島內市場規模實在太小,詐騙事業已經到了從未有過的瓶頸,繼續尋求更大的舞臺成了當時最迫切的任務,詐騙團伙跨過海峽從島內走向中國大陸,之後瞬速滲透到東南亞和非洲,一本萬利的詐騙行業憑一省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印尼、柬埔寨、菲律賓詐騙窩點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緬甸則呈井噴之勢席捲整個金三角地區,人員匱乏使傳統的麵粉行業都帶來衝擊。
島灣的詐騙技術成了行業標杆,不但有各國的警方去島灣取經,就連韓國、香港的詐騙集團也派人去向島灣的詐騙集團學習!也有不想創業的詐騙犯就去當創業導師,到處搞點講座什麼的拿著豐厚的報酬,這也是李皓能在這裡一下子能碰到兩個培訓師的原因。
李皓沒喝幾杯茶,外面就有人敲門,人應該是來了!不用醞釀情緒,對付這種人精有很多辦法。
胡東也跟著劉錦傳一起來了,主動拿起登記本讓來的犯人填資料。
這個島灣人頭頂有些稀鬆,像是個搞技術的料子,李皓瞟了一眼登記表,名字叫韓有成,四十六歲。
在胡東幫著劉錦傳把犯人鎖在鐵椅上後李皓朝他倆使了一個眼色,讓他們出去,劉錦傳原想留下來看看過程,碰到李皓的眼神後乖乖地同胡東出門去了隔壁。
“我也是導師,你是負責技術操作我是搞心理疏導,大家算半個同行。”李皓先開啟話匣子。
坐下來的韓有成表情平緩了很多,沒有進門時那麼拽,不過沒有吭聲。
“浸水牢、砍手指腳趾也是你們傳授的?這裡的黑屋不比你們使用的水牢差!”李皓說得很平靜,他不急。
“我們不參與懲罰的指導,只將成功的案例進行分享,人身傷害的事從不參合!”韓有成見坐在他面前的人這樣說,只得間接承認自己的身份,監獄裡的黑屋是個讓人膽戰心驚的地方,進門時的假裝鎮定讓他沒有維持多久,這位導師自已聽過,是個角色,吳東至在他面前可是服服帖帖。
“我看你資料上填的入境日期,半年多的時間一直在做培訓?”李皓把弄著手裡的筆接著問。
“也就偶爾講講課,拿份人工。”韓有成算是認了自己是來緬甸做培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