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岱欽與馬德貴不是一般的人,雙方約談一次之後,約定繞過長城邊,沿黃河北上,經平羅,繞道互市。
雖然這條路崎嶇坎坷,又是遠了不少,可至少沒有多少人煙,不用太過擔心商隊的安全,這是第一次交鋒!
第二次,就是那太監高柔打著河套參將府監軍的名義,來到了土默川營地。
在他的要求之下,這河套既然已經歸順了大明,就一定築造城池,用來作為河套的中心,順便也把大明的北部邊防北移。
要知道,這河套草原卻是一塊平原,雖然物產豐富,可基礎極為薄弱。
就是土默川這樣簡陋的營地,也是花費了許久,才形成的。
如今要直接建城,那高柔的理由又是如此冠冕堂皇,讓蔣雲松、岱欽等人雖然恨得牙癢癢,可也只能想辦法照辦。
好在這高柔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忽略了為這個工期加上時間限制,因此蔣雲松等人一合計之後,就準備先行建設出一個小城鎮出來再說。
這樣一來,既能應付了高柔,也能最少的動用徭役,使得河套民力不被過度濫用。
等高柔發現了河套方面的應對之策過後,雖然幾次三番要求把這城池修建的大一些,可卻也是被蔣雲松以北地不同中原,搪塞了回去。
一計不成,高柔這邊又生了第二計。
他在走訪河套民間之後,發現了河套牧民對子龍的愛戴,開口閉口,都是對子龍歌功頌德。
因此就提議朝廷,修建一座河套參將府,供給子龍這位河套參將居住與辦公。
他的建議,自然得到了朝廷的透過。
朝廷命工部繪下了圖紙,規模宏大無比,要河套這邊儘快建成。
蔣雲松等人雖然知道這是高柔準備濫用河套民力,逼迫河套民眾對子龍以及麾下的河套參將府的官吏心生不滿。
但是卻因為河套民眾知道這是為子龍修宅子,熱情空前高漲,因此就只能答應了下來。
這會兒岱欽已經被刺殺,因此就只能派出六子監工。
眾人早就商議,修建這個河套參將府,不但不能濫用民力,還要使河套多餘的民力,能在這次修建河套參將府的時候,能夠按勞取酬,讓民眾能夠得到一些好處。
這個對策出來之後,河套民眾更是發自內心的擁戴河套參將府,一個個都是扶老攜幼,爭前恐後的來修建河套參將府。
子龍聽到這裡,心裡的一塊大石總算是落了地,點頭表揚道:“蔣大哥、岱欽,你們做的很好!我徐子龍來河套,從來沒有自認為自己是草原的新主人!我此來,一則是帶著大家,有個容身的地兒,二則是儘可能的造福河套民眾,改善他們的日子,最後卻是存了一點私心,希望藉助河套,藉助大家的力量,能完成我的心願!
在土默川營地的時候,我見到那規模宏偉的河套參將府,還一直心裡犯嘀咕,擔心大家因為驟登高位,慢慢向著天王派那樣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