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笑傲江湖之隱形皇帝> 第五百五十二章 朝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二章 朝堂 (2 / 2)

“李增?”正德皇帝一愣,他卻沒想到劉瑾竟然能找出人證來,雖然這人證也是太監,隸屬於劉瑾的麾下,可劉瑾本身就指掌大明的監察大權,這李增也屬於監軍一類,他的話,也是不得不信。

“不錯!李增的信使就在奉天門之外,請問陛下,是否招上殿來詢問?”劉瑾得意的說道。

這也就是他控制三廠一衛的好處,只要他說誰有罪名,不怕三廠一衛不能羅織出來。

只是像安王、李東陽這樣的貴戚大臣,卻不能隨便羅織,而必須能有真材實料。

好在那安王確實有起事的意圖,早就被劉瑾察覺。鄭旺被他監視看守這麼多年,突然就能被安王救走,其實就是劉瑾故意給安王下得套。

安王要起事,必須有名頭。而鄭旺,就是最好的名頭。只要鄭旺到了安王的地頭,說出當年的事來,以張太后的影響力,自然能影響朝臣,藉助先帝的遺旨給鄭旺定了罪。

鄭旺的罪名一旦確鑿屬實,那麼包庇他的安王,必定也會受到牽連。

自己只要以朝廷的名義,逼迫安王交出鄭旺,如果他交出,自然就失了銳氣,不足為患。

如果他不交出,那麼安王就屬於同謀的罪名,一樣可以藉助張太后意圖掩蓋當年之事的心理,給他定上罪名。

甚至於劉瑾為了防止安王交出鄭旺,再次龜縮,使得自己投鼠忌器,他還故意藉著張太后正在氣頭上,責令手下的殺手把鄭旺給殺了。

這樣一來激得安王不得不起事,二來就是能使得鄭旺再也無法開口,不能再攪亂他的計劃。

這一切,卻是劉瑾在知道安王的大概意圖之後,定下的毒計,由不得安王不中套。

“這就不必了!”正德皇帝對安王的觀感倒是不錯,先帝在世時,曾多次召見安王,並隱隱有把正德皇帝託付給安王照顧的意思。

因此要說安王謀反,正德皇帝卻也不信。可如今李增身為鎮守太監,已經如是彙報了,再加上安王確實舉動詭秘,身為皇帝,正德也不得不慎重對待。

“既然有李增密報,那這樣吧!著宗正招安王進京,解釋清楚!”正德皇帝還是不信,當即說道。

張太后卻是知道,這安王就是當年的知情人之一,那幅畫,已經證明了一切。她無論如何,也不想安王活著到達京師,把當年的事公諸於眾。

畢竟鄭旺不過一介布衣,又有先帝定案,翻不起太大的風浪。

可安王貴為大明藩王,又是藩王之中,級別頗高的塞王,戰時還能統領軍政大權,在大明宗室之中,頗有威望。

如果把安王招進京來對峙,張太后卻怕他把當年的事說了出來,那時候幾可以說是一呼百應,自己這個太后,只怕也難以下得臺來。

當下她問道:“如若安王不肯進京呢?”

“這……”正德皇帝始終沒有相信,安王會謀反,因此也沒有想過安王不肯奉詔入京的可能,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後說道,“應該不會吧!安王叔忠心耿耿,又得先帝器重,理應不會抗旨不尊!”

“可安王殿下不久前就已經算是抗旨了一次!”劉瑾陰測測的說道,“陛下下旨剿滅風月幫,可一個月過去了,風月幫還在,這不是抗旨麼?”

“……”正德皇帝不禁啞口無言。

臺下的李東陽、楊廷和等人也是急躁不已,可張太后與正德皇帝敘話,他們卻是沒有什麼機會插進去,只能站在下面,等待合適的機會。

“老臣建議,著即調動宣府、大同、太原、延綏以及京營諸路人馬,就地待命!如果安王奉旨進京,一切好說!如若他敢有半點遲疑,那就立時發動大軍,圍剿安王,擒拿他上京問罪!”劉瑾冷酷的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