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東陽為官老練,自然知道子龍或許扮正德沒什麼問題,可要立即與群臣熟悉,未免有些強人所難,當即又直接說道:“陛下,既然已經定下劉瑾重罪,如今他卻沒有歸案,以老臣愚見,不如現在就下旨裁撤了內行廠,所有一應人等,著即通緝拿捕。
至於其他的兩廠一衛,暫且命他們謹守衙司,無詔不得私自現身。把京城的治安,暫且交由京營接手,未知陛下鈞意如何?”
子龍於治國之道,卻是無法與李東陽比較。更何況李東陽提的這幾點建議,卻也是快速穩定京城的切實建議。
當下子龍也是沉吟一番,然後點了點頭,才說道:“李大人所言有理,朕准奏!”
“謝陛下!”李東陽見子龍從諫如流,不禁心中也是高興不已,當即也是退入班中。自有一旁的太監,把這道旨意儘快擬好,頒佈實施了。
此刻八虎之中,劉瑾攜正德逃亡,魏彬卻在殿外,這會兒情況不明,留在大殿之中的,卻只有其他六人。
馬永成、谷大用只因之前與劉瑾親厚,這會兒劉瑾反叛已成定局,他們心中也是惶惶不安,因此只是呆立在坍圮之上,不敢擅自發言。
伺候在子龍身邊的,卻正是羅祥與高鳳二人。高鳳知道這位天子卻不是真正的正德,可看著這恍如同一人的模樣,又看得子龍從善如流,對群臣也是頗為禮敬,他卻好似隱隱看到了先帝的影子,不禁心中也是有些欣慰。
因此子龍下旨照李東陽的意思行事,他本就是秉筆太監,當即就揮毫潑墨,現場就寫出一封詔書,呈到子龍面前,讓他過目。
如今御案已經被毀,高鳳卻也是不敢怠慢了子龍,竟而雙手高捧這聖旨過頭,彎腰在子龍面前,等子龍閱覽。
子龍卻心地頗為善良,顧念高鳳年紀大,剛剛表現又是不錯,卻直接就把這聖旨接了過來,小聲的說了句高公辛苦了,然後卻自己拿著聖旨閱覽起來。
高鳳侍奉的天子,到正德這裡,卻已經不下三任。
憲宗成化皇帝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小黃門,即便有幸伴駕,可卻只能遠遠的站在大殿的一角。
可即便只是站在一角,成化皇帝的昏庸懦弱的形象,卻也是讓高鳳惋惜不已,只覺得大明天子怎能這般。
好在接任成化皇帝的弘治皇帝倒是不錯,雖然自小吃了不少苦,可卻溫文爾雅,平日裡也是待人和氣,極少動用刑罰。
就算有內臣犯錯,弘治皇帝也只是小懲大誡,從來不曾下令打殺內臣,實是難得的仁慈之主。
但好景不長,弘治皇帝雖然深孚眾望,但最終卻英年早逝,繼位的正德皇帝雖然是高鳳從小伴著長大的,但是那頑劣不堪的性子,卻讓高鳳極為憂慮。
果然,正德皇帝繼位之後,卻是讓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權柄慢慢收攏到八虎手上,最終又向劉瑾一人手中滑落。
高鳳雖然一直有心報效朝廷,無奈天子如此,他也只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去與劉瑾虛與委蛇,等待時機。
如今子龍暫時替代正德,處理政事,穩定大局。
舉止之間,不但極為有禮有節,還難得謙厚無比,那句高公辛苦,卻好似在肯定高鳳這些年來的忍辱負重一般,使得高鳳不禁有些眼眶溼潤,對子龍卻也是越發肯定。
那聖旨之上的意思,自然與李東陽方才建議沒有什麼分別,子龍如此看,不過是為了讓眾人不至於奇怪。
因此一目十行,不過多久也就看完,卻是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高公文采不錯,這就用印,然後差人去三廠一衛頒旨吧!”
其實三廠一衛,除了內行廠之外,其他的兩廠一衛都已經被子龍預先設下人手,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可子龍自信自己挑選的執行人選,應當會儘可能的完成自己交代下來的任務。
因此這兩廠一衛,這會兒多半還是處於混亂之中,無法對劉瑾有一絲一毫的幫助。
可是子龍佈置的,終究只是非常手段,如果被太多人知曉,只怕也是不妙。
現在李東陽提議,裁撤內行廠,令其他兩廠一衛暫且駐足,無詔不得外出,實是幫子龍解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因此子龍才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