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與徐光祚自然都是高興不已,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儘快擬出章程,呈到聖駕前御覽。
這浩浩蕩蕩的徹查貪腐的行動,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一時間,奉天殿內歡喜鼓舞有之,忐忑不安亦有。
只是還沒等他們消化完這件事,子龍卻又突然從御案之上,拿起一個卷宗,朗聲說道:“諸位臣工,可有人知道,朕手上這卷宗,卻是什麼嗎?”
“陛下不說,老臣等自然無從知曉!”對於子龍,李東陽已經明白,直言說話,子龍都不會怪責的,因此既然不知,李東陽也索性帶頭就說了出來。
果然,子龍沒有在意下面群臣不知手上是何物,而是直接在御案之上,攤開卷宗,說道:“這卷宗是我從錦衣衛的檔案那邊取來的,記載的,卻是從太祖年間起,一直到弘治朝的回民暴亂的事情!”
“哦?”李東陽臉色不動,卻是頗為疑惑的問道,“回民暴亂?陛下這是何意?”
“這些暴亂,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死了無數的人,不單是有我漢族百姓,就是回民,也是損傷不少!”子龍卻沒有正面回答李東陽,而好似自顧自的一般說道,“朕看了之後,極為痛心,一直在思索,為何從太祖時期起,一直到弘治朝,這回民就一直暴亂!諸位臣工博學多識,想必有以教我!”
“這……”別人不知道,李東陽哪裡不知道,這風月幫,就是回民幫派,而幫主馬風月又與子龍是何關係,當下他卻敏銳的感覺到,子龍可能有些什麼事要宣佈,在不清楚這位新皇帝的意圖之前,他卻不想引火上身,因此卻明智的沒有說話。
他不說話,卻讓其他有些大臣誤解了,以為李東陽答不上來皇帝的問題。
其中有野心的,正想露露臉,當下就有大臣出列說道:“回陛下,這自元朝起,那些蒙古韃子把天下萬民分為四等民眾,其中蒙古人自然為第一等,色目人,也就包括現在的回民為第二等,北人為第三等,南人卻為第四等!
每一等級之間,壁壘森嚴。第一等、第二等的民眾更是可以對第四等的百姓任打任殺,隨意處置,而沒有絲毫過錯!
如此過了數十年,兩方百姓早就積怨甚深!到了我太祖起自布衣,帥天下百姓揭竿而起,推翻蒙元。
那些蒙元時期的受益者,上二等的民眾自然視我朝如仇寇。
其中回民本為第二等人,卻不得不放棄特權,不甘之下,有些暴亂,實屬應有之義啊!”
對於蒙元的這種匪夷所思的四等民政策,子龍也是聽婉兒提起過。當初他聽到的時候,還在感嘆蒙元的統治者是完全沒有腦子麼?
這等把民眾割裂,在民眾之間肆意的製造矛盾的政策,卻哪裡是長治久安之計,實是自取滅亡之策。
只是他怎麼,卻也沒有把回民問題,歸結到這四等民的政策上來。畢竟他所知有限,卻哪裡能分得清,回民與色目人之間,有什麼聯絡,又有什麼不同。
他今日在朝堂說起這回民暴亂的事,其實也很簡單,只是想說自己分析卷宗發現回民暴亂的根結所在,然後嘗試去解決這件事。
可如今這位不知名的大臣說的頭頭是道,就好似自己的分析是錯,而他所說的回民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才是對的一般。
但如果回民卻是因為失去特權,才一直處處與大明朝廷作對,那麼卻也有些不對。
畢竟如果說太祖時期的回民,還是從蒙元遺留下來的特權階層,這還能令人信服。
可弘治時期的回民,卻已經繁衍了好幾代,許多人生下來,根本就沒有聽過蒙元士氣色目人的輝煌,更遑論知道這色目人與回民之間的隱約聯絡。
因此太祖時期的回民暴亂,或許有歷史遺留的問題,可弘治時期的回民暴亂,不一定有這個原因。
想到這裡,子龍卻也是組織了一下語言,就把這自己所想,大部分都說了出來。
那官員本來不過是想表現一番,顯示自己的卓越見識罷了。不管子龍說的對與不對,在子龍身為君主的情況下,他不能,也不敢去明目張膽的反駁。
更何況,子龍所說的,卻也是對他這等回民暴亂的問題,就是歷史遺留問題的一個最好的反擊,他聽了之後,也是不禁反思起來,良久之後,只得苦笑一聲,高呼一聲“陛下英明”,然後退入了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