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生的雖不是十分俊俏,但也卻乾淨利索。看著他醒來,微笑著說,“你可醒了,昏迷這麼久。”接著又衝外面喊道,“劍南,他醒了。”
這時從外面進來一個漢子,身材魁梧,面容俊朗,一進門便高興的拍拍子龍的肩膀說,“小兄弟你可醒了,這次我們夫妻性命得保,多虧小兄弟你相救啊。在下寇劍南,請恩公受我一拜。”說著,便要躬下腰去。
子龍趕緊扶住,疑惑的問:“在下徐子龍,不敢當寇大俠所拜,救命之恩,從何說起啊,這裡又是什麼地方啊。”
寇劍南聽了此話,笑著說道:“徐兄弟有所不知。這裡是洛陽城郊的五華村。我乃是洛陽知府的家將,也是知府的女婿。”
然後又指了指那女子說“這位是賤內,也是洛陽知府屈大人的女兒,屈玉。在下岳父屈大人為人耿直,不肯與那太監劉謹同流合汙,那劉謹便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在下的岳父投入監獄,慘遭殺害。我們夫妻二人想報仇,卻又力量不足,待他出宮去南陽視察時偷襲,卻反被他追殺。玉兒正在危險的時刻,多虧小兄弟你出手相助,才得以逃生,請恩公受我們夫妻一拜。”說著,拉著那女子便要下拜。
子龍見狀趕緊拉住,心理忖道,可能是自己控制不住那股力量,才撞著了那個太監,沒想到還救了人命,想著想著自己也覺得好笑,便對他們夫妻二人道:“寇大俠,屈女俠,你們不必謝我,我也是誤打誤撞,在下年齡尚小,受大俠此等之禮,豈不是折煞在下。再說在下撞暈,也多虧了二位救命之恩,我們算是扯平,行禮之事,切勿再提。”
寇劍南將子龍的包裹奉上,笑著說:“徐兄弟帶了這麼多金銀珠寶,一定要好生看管。”
子龍看他如此作為,甚為感動,可見其為人。忙說道:“多謝寇大哥!”
寇劍南笑道:“小兄弟,今日容許在下準備些酒菜,為徐兄弟壓驚,從此你我,便為莫逆之交!”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些銀兩來,遞與那農家的女主人,叫她去置辦些酒菜,那農婦見如此多的銀兩,哪有不樂意的,一迭聲的便去了。
寇劍南夫婦二人便繼續與子龍敘起話來,子龍也將自己的身世來歷等向二人一一說明。
說著說著,又說起了劉謹,屈玉滿臉憤恨的說:“那劉謹老賊,早晚有一天將他千刀萬剮,可惜自己技不如人,爹爹的仇,竟是不能報。爹爹九泉之下,怎能瞑目啊。”說著,滴下淚來。
子龍見狀,忙好言相勸道:“屈女俠切莫氣餒,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劉謹老賊作惡多端,一定會自取滅亡的。在下這裡有本劍譜,機緣所得,因在下武功基礎薄弱,短時間內很難練成,今天就贈送於寇大俠屈女俠,或許對二位能有所幫助。”
說著,便從懷中掏出那本自己在密室發現的劍譜,遞於寇劍南。
寇劍南感恩不迭的說,“今日蒙徐兄弟所救,又得贈劍譜,徐兄弟的大恩大德,在下沒齒難忘,以後徐兄弟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我們夫妻二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然後問道:“徐兄弟一人浪跡江湖,今後可有什麼打算?”
子龍嘆息了一聲,說道:“我從小最大的心願,便是能找到親孃,可惜在下一出生,便被親孃送人了,只留了一塊玉在脖子上,不知親孃此時,身在何處。”
說著,從脖子上摘下那塊自己帶了多年的玉遞於他們夫婦,“你們二位見多識廣,看看可否認識。”
寇劍南夫婦看了看玉,低頭沉思好一會後,搖了搖頭說道:“這玉的形狀看起來有些怪異,像個大城樓,可具體的是什麼建築,我們沒有見過,就更不知道它什麼來歷。”
子龍一直觀察寇劍南夫婦的表情,不像是看出了此玉有什麼與眾不同,就忍不住問道:“不知二位是否聽說過和氏璧?
寇劍南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若有所思的說道:“相傳當年元蒙入侵中原,和氏璧落到了蒙人的手裡,後來太祖皇帝是否奪回此玉,就不得而知了。”
“那寇大俠是否知道和氏璧的形狀?”子龍好奇的問道。
“呵呵,我猜出徐兄弟會有此一問,不過你這個玉佩絕對不是和氏璧,它們的形狀相差甚遠。”寇劍南笑道。
子龍聞言訕笑起來,道了聲謝,看著玉佩想起了自己從未見過的親孃,嘆了口氣道:“娘也狠心,丟下我不管,讓我一人流浪這麼多年,我也實在有些累了,寇大哥寇夫人,我們雖說萍水相逢,卻也一見如故。也算是緣分,若大哥大嫂能讓我結束我的流浪生涯,子龍感恩不盡。”
寇劍南高興的答道:“徐兄弟這說的什麼話,我們早已是生死之交,從此以後讓我們一起生活,相互照顧,也算我們的緣分。”
子龍自是感激不盡,流浪這麼多年,總算有個可以叫做家的地方了。
有了那些珠寶,生活也就無憂了。子龍決定就在這村子裡買下一所大宅院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