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子和小李子兩人跟著楊剛往裡面走去。
當楊剛的腳剛踏進大門時,他心中那股消失了很久的感覺再次有了異動,距離上次在小翠峰有感覺也是有段時間了。雖然那種感覺微不可查,但以楊剛敏銳性在第一時間就有所發現了;有了這一發現,楊剛心中也是一驚,隔了這麼久才有動靜,難道這裡也是一個修習之所?楊剛不覺這樣想著。
從大門往裡走過大約一百米,就看見一座莊嚴雄偉的大殿,匾額上寫著“佛光殿”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看來這裡確實和佛家有些淵源呀!”看到那幾個字時,楊剛內心裡就浮現出瞭如此想法。
三人跟著人流已是慢慢靠近了大殿。走進看時才發現這棟樓的建築材料是很古老的,除了大門之外,兩邊還有幾扇小門,大多數時候小門都是關著的,古人在大門邊上設計出一扇或是兩扇小門估計是為了不至於使門顯得單調吧!
門上的雕花看得楊剛是“嘖嘖”稱奇,加上每扇窗戶上的圖案也是不盡相同的,這更加讓楊剛佩服起了古代工匠的那份手藝。反觀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學習老一輩的傳統手藝,只是想著如何“掙錢”“出名”去了;要知道老祖宗的很多東西在歷史長河中有很多都已經消亡了,能真正傳到現在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想到這,楊剛覺得以後有必要成立一家專門保護、傳承老手藝的公司。
大殿內的佈置給了楊剛耳目一新之感。
裡面分成了兩個區域,但兩個區域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限;一處是供香客虔誠膜拜,在大殿的右側,則是一個批著紅色袈裟的老和尚在那裡講經說法。在他面前很多香客都坐在寺院安排的凳子上,旁邊還有其他人在那駐足傾聽。他們的臉上無一不露出滿足的表情。
和尚的聲音不大,可偏偏在這個人們來來往往的環境中是那麼的響亮,好像他的聲音中自帶穿透力似的。
站在門邊的楊剛把目光看向了聲音的來源。“嗯?”楊剛心裡一緊,以他的目力,別說這麼短的距離,就是比這再遠幾倍的距離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楊剛右手輕輕揉了一下眼睛,可能是被這裡人們燒的“香”散發出來的煙燻到眼睛了,才導致剛才看向老和尚時是模糊不清的。
這下楊剛的心中更是駭然了,這回眼睛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可還是看不清老和尚的面目。
楊剛邁開腳步,想要看一看這人到底有什麼怪異的地方。於是他便夾雜在人群中,想近距離的瞧瞧。
老和尚說著說著,頭往楊剛所在的方向轉了過來,露出了一個善意十足的笑容。而楊剛此時卻是被前面一人給擋住了,只能勉強露出半邊臉來。
“你看見了沒有,剛才方丈向我笑了。”
“別臭美了,方丈是朝這邊笑。”
“我分明看得清楚,就是朝我笑了。”
“我還說朝我笑了呢!”
......
聽到旁邊兩人的爭論,楊剛知道,原來現在在講經的是這裡的方丈,從這些人的表現中,這個方丈在他們心中地位好像還是比較高的呢!不然也不會出現剛才那“看了我還是看了他”的爭辯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不知不覺就已是三個小時過去了。
楊剛是越聽越震撼,老和尚以不同側面來解讀佛家真經,聽得楊剛入迷,好幾次都能感同身受。老和尚闡述的故事中大多都包含了對人生哲理的感悟與見解。能有這一番領悟而又和大多數人產生共鳴的除了他本人經歷豐富之外,可能就是老和尚佛法高深了。
只見日暮西沉,大殿中也是人可羅雀。
老和尚也完成了今天的任務,合上桌上開啟的一本書,拿起桌子右上角的水杯,正欲要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