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還沒到,楊剛就已經睡不著了,放在平時,他都要鬧鐘吵好一會兒才半夢半醒的、極不耐煩的爬起來,今天竟然主動醒來,實在是有些不合常理。
既來之,則安之。
趁時間還早,出去活動一下,三兩下功夫,楊剛就已經往自家後面的山上跑去;不知不覺,就已經跑到了半山腰上,站在這可以俯瞰縣城的一角,聽著呼呼的冷風,沒有感到有半分的涼意,更多的則是一種快感,一種讓身體得到舒展的快感;楊剛這時不禁使勁的呼吸著,他彷彿擔心這種奢侈的感覺如果自己放過就會溜走。
顯然他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當他從開始的拼命呼吸到後來的緩緩吸收,這種感覺都沒有消失過,反而就像大海一樣,任他怎樣放肆,都不會減少半分。
呃,好像吃飽了飯打了一個飽嗝一般;這時他感到自己已是神清氣爽。剛才的那種感覺怎麼一下消失了?當他再想去尋覓的時候,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哎,算了,不去想這麼多了。
啊!快六點半了,怎麼時間過的這麼快?剛才明明才幾個呼吸,怎麼一個小時就過去了?想到這,楊剛才馬不定蹄的往家的方向趕。回到家,幫父親弄好早飯和午飯,一刻也沒有耽擱就往學校趕了。
......
還好沒有到上課時間,楊剛心裡不覺有些慶幸,因為這是兩個星期以來頭一次沒有遲到。當語文吳老師走進教室的時候習慣性的往楊剛的位子看了一眼,臉上沒有了之前的擔心,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欣慰,好像他的教育起到了多大效果似的。
當然,楊剛是沒有注意到吳老師的表情變化。
語文課總是讓人感到乏味的,講的無非是一些知識結構、歷史背景啥的;雖然楊剛努力說服自己要好好聽課,但吳老師說的這些,在昨天晚自習預習的時候他就已經把它們弄得不能再懂了。
所以當吳老師看到楊剛那“不認真”的樣子時,臉上又有些不悅了。
好不容易等到下課,楊剛還想著去解決一下問題。
“楊剛,你來我辦公室一下。”
“楊剛,班主任的課你都不好好學,等著捱罵吧!”
“是啊!虧吳老師還對他這麼好。”
議論聲不絕入耳,當事人楊剛也懶得去和他們解釋,平時本就沒有什麼感情解釋再多也是無濟於事的。
“楊剛啊,你是不是對吳老師有什麼看法呀?之前總是遲到,今天按時到學校了,我的課也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喜歡學語文吧?”
“沒有的事吳老師,我想您誤會了,你剛才說的我都聽進去了。”
“楊剛啊,做人要誠實,這也是我經常交給你們的道理,如果在學校都想投機取巧,那以後出到社會上是會吃虧的。”
辦公室其他幾位老師對吳老師的話也是深表同感,對楊剛這類“不誠實”的學生則是嗤之以鼻。
“吳老師,你看他都說都聽進去了,你讓他說一說你剛才講過的知識點,問問他是不是真理解了。”估計這個老師也是也是看到楊剛多次來這裡了,特意在“理解”二字上加重了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