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山頭,落草為寇的一隻耳青水龍,在當了山賊之後,卻很少下山擄掠,與其說是山賊,不如說是個閒子,整日裡帶著他那群兄弟在池州內晃來晃去,招搖過市。不是招貓惹狗,就是追雞攆鴨,四處的胡作非為,惹事兒生非。
池州城的衙門隔三差五就將他們一夥兒抓進去關幾天,但因為犯的不是什麼大事兒,沒幾天就又都被放了出來,弄得池州城百姓不勝其煩。
只是後來有一天,一隻耳青水龍這夥人突然就消失了,按照秋浦縣令段麟瑞後來的說法,一隻耳青水龍那夥兒山賊應該是又惹到了池州城內某位的大人物,所以才會再次拔營,跑到了秋浦縣內不知名的小丘子山上安營紮寨,再一次佔山為王。
來到秋浦縣小丘子山的一隻耳青水龍一夥兒山賊,仍舊如之前在池州時那般作風,時常到縣城內四處撩貓惹狗,不務正業,比七八歲的熊孩子還要討人嫌,但是並沒有做出什麼殺人放火的大事兒。
所以,當阿宇描述劫鏢殺人的那夥兒山賊時,秋浦縣令段麟瑞頗感詫異,沒想到一隻耳青水龍那夥兒山賊竟然做出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
興許一隻耳青水龍那夥兒山賊比較膽小,行事作風比較謹慎;亦或是他們秉持著平時不開張,一開張吃五年的這種想法,平日裡裝出一種人畜無害的樣子,等待時機來臨,立刻化身為大灰狼,將肥碩的獵物吞下肚。
這種說法很有可能,只是,他們是如何知曉會有一支鏢隊,會在那個時候,經過那個地方,從而提前守在秋浦縣外的那裡等著劫鏢?
根據方才木憶榮與瑞草在上京城內各方的走訪調查結果來看,鏢隊前往秋浦縣走鏢的這件事情,應該不是上京城這邊洩露出去的風聲。
所以,應該是在鏢隊從上京城向池州行進的路上,被人給盯上了。
而盯上了鏢隊的人,十有八九就是一隻耳青水龍山賊在山下望風的眼線兒。
如此看來,極有可能是池州城內有一隻耳青水龍山賊的“哨子”,在發現了鏢隊之後,立刻送出訊息,令一隻耳青水龍等山賊提前埋伏在三棵樹那裡,等到鏢隊經過,立刻出手劫鏢。
這種分析猜想最為合理,木憶榮詢問阿宇,他們鏢隊在池州內停留休息的時候,可有發現什麼可疑之人?
仍舊對木憶榮保持懷疑態度的阿宇,回想了一下,道他們一路上都十分的小心謹慎,有時路過人員複雜的城鎮,為了以防萬一,都不會入城歇腳,就怕被什麼有心人士給盯上了。
即使到達了池州,他們仍舊不敢怠慢,始終加著小心,絕對不存在走漏風聲的事情。
也許,鏢隊在言語間,提到了秋浦縣這個名字,被山賊安插在城內望風踩點兒的哨子給聽了去。
興許,山賊也不能確定鏢隊就會前往秋浦縣,但是秉持著不可錯過的心態,埋伏在了通往秋浦縣的必經路上,因此而得手了。
木憶榮的這種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而認為洩露風聲這件事情並不重要的阿宇,道眼下不是應該先去抓捕在上京城內的那幾個山賊嗎?
聽到阿宇這般說,木憶星立刻甩給阿宇一個你腦子終於清醒了的眼神兒!
想要質問木憶星那是什麼眼神兒的阿宇,忍下了這一口氣,道他確實不知那夥兒山賊的下落,問木憶榮打算怎麼抓那夥兒山賊?
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只能進行大規模的排除,這需要不少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