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浮世繪其實就是日本的風俗畫,這種型別的畫作主要是用來展示日本女性柔美。
這種繪畫手法一開始的時候還算正經,可後面為了順應市民需求,浮世繪還在日本歷史上有過用作情1色行業的插畫的時候。
不過面前的浮世繪壁畫很明顯不是上述的那種情況。
這壁畫很是誇張,幾乎佔據了整面牆壁,且左右壁畫的內容一模一樣,呈左右兩邊對稱。
只看寓意的話,大概是手裡託著森白妖冶花朵的大佛拯救苦不堪言的眾生的故事。
可奇怪的是大佛的眼睛凝視著的卻並不是被拯救的民眾,畫中的大佛的雙眼向上,注視著被他用手託到頭頂的密之花。
如果說左邊的這幅壁畫是繪師筆誤不小心畫的,可右邊的大佛也是一樣凝視著密之花又是怎麼回事?
這一點略微引起了西城式的注意。
在佛教中,佛本應該是‘無慾無求’的代表才對,但壁畫中的大佛明顯對手掌中託著的妖冶綻放的不死之花‘密之花’產生了貪念。
這就已經違背了佛教修行的最根本的要求
“或者換個意思來理解也不是不可以”
西城式喃喃自語一句。
這幅壁畫主要是想告訴他人,就算是能夠拯救眾生且無慾無求的佛,見到不死之花,最終也會被其‘不死’這個詞語的魔性魅力所吸引而起貪念
西城式禁不住靠近幾步,在靠近壁畫的同時,他發現了藏在壁畫一角的字跡。
風乾的黑色字跡有些模糊,但還是能夠看清楚。
‘大佛所視之處連線著不死花。’
大佛所視之處連線著不死花?
這是在說大佛眼睛的方向就是收藏密之花地方?
西城式下意識將手電筒轉向,看向壁畫中的大佛。
壁畫裡的大佛,表情雖然悲天憫人,但雙眼卻一直看著託到自己頭頂的密之花。
是的,大佛的眼睛所對的方向是在頭頂也就是天花板。
“”西城式。
這怎麼想都不太可能。
西城式思緒翻騰,大腦飛快轉動著。
他下意識地放下手電筒,然後——
眼邊似乎閃過一絲光亮。
嗯?!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