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屯堡,原名“飯籠驛”。
位於黔州西部的平壩縣,附近有天台山、龍眼山兩座靈脈,是黔州西進雲嶺的一個咽喉之地。
據說天龍屯堡的居民多是古時候屯軍的後裔,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堡內村莊也大多沿襲了江南水鄉風韻,多是以石頭村落的形式建築而成。
數百年來,世事變幻,朝代更迭。
天龍屯堡的這些屯軍後裔卻一直保持著大明朝文化,他們的服飾更是被稱為明代服飾的活標本。
話說三天後蕭華來到了天龍屯堡。
到了之後才發現,天龍屯堡已成一個旅遊景點,感覺就好像是來到了大理或麗江,只是小了點兒。
蕭華不禁有些失望,這種地方怎麼會有修仙者?難道千蠱門不在這兒?
找了一家看上去頗有年代感的小餐館,蕭華坐下點了幾個小菜,他想在這裡打聽打聽。
天龍屯堡這麼多年一直保持古風,恐怕多多少少和千蠱門有點關係,就算千蠱門不在這,這裡也應該有人知道。
但讓蕭華感到鬱悶的是,服務員一問三不知。
蕭華也看出不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沒辦法,只得一邊吃菜一邊用神念在小鎮中慢慢搜尋。
關於神念,蕭華也是在築基以後才知道。
煉氣期由於神念不夠強大,想要分辨一個人是不是修仙者只能靠目視檢視其身上的法力靈光。
一旦進入築基期,法力倍增五感增強,僅憑神念就可感應千米以內的法力波動。
金丹期更是會成倍增長,並在掃視的同時就能分辨出對方的修為境界。
不過很不幸,蕭華掃了半天也沒發現任何修仙者,飯後便在鎮中閒逛。
天龍屯堡不大,蕭華沒用多長時間就把古鎮走了個遍。
就在他十分鬱悶準備找客棧落腳休息時,突然感覺有一股修仙者的神念氣息從自己身上掃過。
蕭華不由一陣激動,反向一掃,發現這股神念來自天龍屯堡的入口牌坊。
蕭華沒有猶豫,立刻就向鎮外迎去,沒多久,他看到了這個修仙者。
這個修仙者,年約四十,黃臉面似草枯生濃眉長劍目,頭纏藍巾身穿短袍,腳踏一雙剪刀口的平底布鞋,身上白光閃動,是築基中期的修為。
但讓蕭華沒想到的是,這人看到他竟然停下腳步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