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一百三十八章 至少可以添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八章 至少可以添亂 (1 / 2)

王之仁卻是覺得場面鬧得太大也不好收場:“可這些亂臣賊子在北面場面搞得太大也不是什麼好事,到時候他們若是自立一國朝廷又要費大力氣!”

但是長平皇后卻是盈盈一笑:“那倒沒有什麼,都是永錫哥哥的手下敗將,再怎麼折騰也掀不起浪花來!”

王之仁頓時說不出話來,這次在淮安府的一連串失敗對他打擊非常大,甚至已經影響到許多大人物對他的信任,總覺得不管王之仁還是他的部下在承天朝應當屬於偏師而非主力,不然不會連一批漢軍與漢軍八旗對付不了,甚至還拖累了來支援的張煌言。

要知道劉永錫起兵以來幾乎是戰無不勝,對付張氏兄弟、左夢庚、董源、耿繼茂之流肯定是百戰百勝,可是王之仁堂堂淮安巡撫兼武寧侯卻打得這麼難看,大家都覺得這事沒法交代。

雖然現在長平皇后只是隨口一說,但王之仁就覺得特別難受,他當即自告奮勇:“既然娘娘決心已下,朝廷應當也會同意左夢庚的決定,那微臣自請策應曹州替朝廷拿下一二州府!”

他這是準備用勝利洗雪前恥,而長平皇后又是盈盈一笑:“武寧侯不必著急,北固伯的捷報還沒到,等徐州大捷我們再考慮怎麼策應曹州!”

而此刻的徐州城外已經是一片混亂,張博易讓將士們吃好睡好的策略大獲成功,清軍焦灼至極等待著多爾袞的命令,而明軍卻是一直養精蓄銳恢復元氣。

但是多爾袞的命令還沒到,北固伯周之升統領的兩萬多大軍已經殺到,兩軍同時裡外夾擊,而清軍幾個野戰兵團就顯得極度混亂,一部清軍毫不猶豫地緊隨豪格、多鐸與代善的步伐向北突圍。

也有一些清軍堅持了幾個回合之後發現形勢不對也開始撤退,但有不少牛錄卻覺得多爾袞既然沒下達班師命令就應當原地堅守,結果就是清軍明明在兵力上與明軍相去不遠但現在卻是各自為戰,完全形不成一個統一的指揮中心。

不但形不成一個統一的指揮中心,反而是各自為戰互相指責,已經不復入關之初萬眾一心的局面,而周之升與張博易會師之後立即轉變了戰術:“既然建虜去年南侵完敗之後還敢再度南侵,那麼就怕他們知道什麼是死無葬身之地,讓建虜一輩子都記住徐州城下血流成河的局面!”

張博易明白周之升的意思:“那樣的話殺傷雖多,但是建虜精銳多半會藉機逃走!”

周之升現在準備採取的策略就是解決那些行動遲緩而且自衛能力較弱的輜重、炮兵、火槍兵、包衣牛錄,以驚人無比的傷亡數字讓清軍肝膽俱裂,但是在解決這些單位的同時肯定會放跑一部清軍主力。

但是周之升笑著回答:“只要我們的殺傷足夠多,再怎麼精銳的清軍也註定會成為蝦兵蟹將,我覺得今年清軍可比去年的清軍容易對付!”

雖然清軍的主要攻勢是在張博易的徐州方向,而周之升這支援軍並沒遇到最強有力的清軍攻勢,但是他的判斷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去年的多鐸、豪格與阿濟格可以說是清軍的巔峰極致,當時很多戰役都勝得十分兇險,如果不是張皇后與長平公主帶來了海量援軍,越明軍甚至有可能輸掉整場戰役。

但是今年的多爾袞南征就完全不一樣,很多去年遭受殲滅或重創的清軍牛錄、營頭雖然再度重建,但戰鬥力卻是大不如前,甚至出現周之升援軍還沒抵達徐州的情況下多鐸、豪格、代善三大主力就毫不猶豫地向北撤退,這在清軍歷史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雖然周之升這麼幹會放跑許多清軍精銳尤其是滿蒙馬隊,但清軍精銳也不可能毫髮無損地退回山東,而且很多清軍精銳在突圍之中遭受重創,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次南侵再度失利之後,大清國用幾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心理優勢蕩然無存,再怎麼精銳的清軍也不可能恢復到入關初期的巔峰狀況。

而張博易則想得更為深遠一些:“確實比去年的建虜更容易對付一些,但是我們得留足餘力對付從鳳陽府撤回來的清軍,據說建虜攝政王多爾袞就在其中,而且南面的王普祥咬得非常緊!”

王普祥是周之升的老部下,因此周之升對王普祥的表現非常滿意:“王普祥幹得漂亮,不愧是馬隊親兵出身,咱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