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大清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大清國 (2 / 2)

而且在多爾袞都從徐州倉促敗回的形勢下,大家都覺得阿濟格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保全了這十萬大軍,可以說是大清的頭號功臣,現在就連多鐸、豪格、代善這些率先從徐州逃回的敗將都憑藉著手握重兵在議政會議上無法無天,阿濟格說話自然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只是阿濟格雖然說“不要議了”,但是因為這個議題而鬥得你死我活的滿洲親貴總能找到其它話題吵起來甚至拔刀相向,而多爾袞也發現局面越來越失控了,但是他沒有什麼控制局面激勵人心的好辦法。

可現在一個甲嘛額真激動起來都敢在他面前拔刀子一陣亂砍,而多爾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看著大家吵、鬧甚至相互拔刀子對砍,還好大家吵著鬧著終於得到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好訊息:“豫王殿下派往南都的使者回信了,承天皇帝的意思是兩國結成兄弟之國並以黃河為界。”

對於大清國來說,這是一個很難接受的條件,如果在黃河為界,那麼大清國要讓出大半個陝西、山東與河南,但是在場的王爺、貝勒一下子就滿血復活了:“明國皇帝真提出以黃河為界?”

“不會,明國居然要以黃河為界?”

“可以談,完全可以談,漢人不是說了,坐地開價,就地還錢,咱們可以跟漢人好好談一談!”

“既然漢人要以黃河為界!”

南北兩朝對峙的時候天然分界線往往是秦嶺與淮河,但是現在明軍既然拿下了徐州自然就佔據了戰略主動,因此這些王爺、貝勒聽說劉永錫的談判條件是以黃河為界的時候,都覺得看破劉永錫的籌劃。

負責居中聯絡的豫王多鐸就非常明確地說道:“我估計著明國是準備先統一南方再來對付我們,我們大清兵是天下精銳,而兩廣、雲貴的那些明軍就不一樣了!”

“是的,我聽說湖廣方面是派了張獻忠義子孫可望與闖營大將的郝搖旗南下,江南方面雖然不清楚,但是據說越明朝已經任命路振飛為新任兩廣總督,又以楊展為四川總督。”

對於大清國來說,這就是真正的好訊息,劉永錫既然把主要精力放在統一南方上,那麼藉著他統一南方的這段時間大清國可以休養生息鞏固佔領區,如果搶在越明國統一南方之前恢復元氣自然可以發動第三次南征。

如果越明國統一南方之前大清國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也依然是有備而戰,大家一下子就樂觀起來,馬上就有人估計著越明國統一南方要花多少時間:“金華賊想要統一南方至少要一年時間!”

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拿下南方各省應當只要一年時間甚至幾個月時間就夠了,但是平定南方就沒那麼容易,咱們順治元年就掃平了北方,但是兩年過去了北地流賊仍然是此起彼伏,金華賊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雖然大家都希望傳檄而定的局面,但實際情況卻要複雜得多,現在許多起兵對抗大清國的流賊就是順治元年迎接大清入關擊敗流賊李自成的縉紳,劉永錫在平定南方各省的過程也同樣會遇到許多意外變數,因此馬上就有人提出合理的判斷:“咱們至少還有一年時間,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有兩三年!”

多爾袞覺得兩三年時間過於樂觀了,他開口說道:“對於金華賊我們絕對不能低估,得按一年時間來籌劃,最多也就是一年半!”

大家都覺得多爾袞說得有道理,但對於在兩次南征嚴重失血的大清國來說,哪怕是三五個月時間就非常寶貴,何況是一年到兩三年的時間,雖然多爾袞說“最多也就是一年半”,但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都是料敵從寬,覺得沒有兩三年時間承天朝不可能整合南方資源發動北伐,如果樂觀一點就是三五年後南方才會發動北伐。

畢竟南朝歷史上的北伐次數也就是那麼幾次,之前是北攻南守,所以大清國一直吃虧,但換成南攻北守絕對是大清朝佔據了天大便宜,因此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為了自己的利益吵個不停。

現在大家是看明白了,大清國已經不是以往那個大清國了,只要掌握足夠的兵馬與地盤說話就能管用,且不說一錘定音決定“不用再議”的阿濟格,多鐸、豪格、代善這些敗軍之將現在還能坐在這裡神氣十足,就說明現在誰手上有兵馬有地盤就可以無法無天,因此大家已經把朝廷、順治皇帝與多爾袞這個攝政王放在眼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