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義 (2 / 2)

雖然豪格已經是越明軍的手下敗將,但是戰前明軍對豪格的估計很高,覺得拿下濟南至少要付出幾千人的傷亡,如果戰況激烈的話甚至可能損失上萬人,但是誰也沒想到豪格連濟南都不守直接退過了黃河。

因此曹州附近的清軍就遭遇了越明軍的第一輪猛擊,而且這些清軍前一刻還想著怎麼解決曹州附近的劉澤清、劉良佐、左夢庚,後頭就遭受了越明軍、曹州軍與義軍的圍攻。

越明軍來得實在太快,有些清軍牛錄甚至沒接到豪格的撤退命令,之所以向北突圍是迫於形勢,但是整個突圍過程很快就變成了大屠殺,甚至差一點重演了燕子磯之戰的大潰敗。

而越明軍的攻擊自然是勢如破竹,幾乎是所向無敵,原本準備要付出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傷亡,但打到現在初步的統計總傷亡才剛過兩百人,平均到每個營頭就是隻傷亡一人。

雖然這只是初步統計,最終統計肯定要高於這個數字,但這也證越明軍幾乎毫髮無損,在這種情況下劉永錫與前線將帥都是覺得必須把阿濟格所部吃下來:“建虜現在只有阿濟格所部實力還算完整,只要擊破阿濟格,大明中興指日可待!”

張博易卻是提醒了劉永錫一句:“陛下,除了阿濟格所部之外,現在還有曹州軍需要小心!”

劉永錫卻是信心十足地說道:“曹州不足為患,豪格北奔,阿濟格就殲,曹州還能掀出什麼風浪來嗎?”

而對於英親王阿濟格來說,他這一輩子經歷了無數次廝殺,但是這樣險惡的局面還是第一次遇到,而且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自己敗在什麼地方。

越明軍的突襲固然是完全出於阿濟格的意料之外,但是按照阿濟格原先的謀劃,前線的綠營兵、新附軍最怎麼不頂用也能撐上一段時間,自己可以利用綠營兵牽制明軍的機會率領清軍精銳發動決勝性質的反擊。

但是形勢的發展完全出於阿濟格的意料之外,先是前線的綠營兵、新附軍遇到越明軍就直接全線崩潰,即使不當場投降也是望風而潰,彈指之間已經損失上萬兵馬,接著就是山東方面的豪格莫名奇妙掉了鏈子,一箭未發就已經直接退過黃河,直接把自己的側翼暴露出來。

原本阿濟格還指望豪格能出兵支援自己,結果援兵沒來,上百個營頭的金華賊裹脅著數以萬計的曹州賊、流賊、土寇殺過來了。

而清軍之前卻是分散就食各地,即使是八旗甲兵阿濟格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集結起來,但還沒有開始南下就處於被全面圍攻的境地,現在滿漢將領都是集體提出了請求:“英王,趕緊撤吧,肅王既然已經撤到了黃河北岸,咱們也得趕緊撤過黃河,不然就十路金華賊圍攻而來,咱們就是想走都走不了!”

阿濟格口頭還挺硬:“我麾下還有十萬大兵,而且南面都是高一功、李過這種手下敗將,我覺得只要抓住戰機就能反敗為勝!”

馬上就有一位甲喇站出來指責阿濟格:“就算我軍有十萬之眾,但這次金華賊至少動員了四五十萬之眾,我們留在河南哪有勝算,肅王已經撤到了黃河北岸,現在黃河以南只有我軍在獨力奮戰!”

阿濟格趕緊說道:“豫王不是在陝西嗎?到時候他肯定會引兵出潼關支援咱們!”

雖然阿濟格對豫王多鐸與陝西清軍寄以厚望,但是馬上又有人打破了他的幻想:“流賊賀錦會同金華賊已經從漢中殺出來,現在豫王那邊自保還是個問題,哪有餘力支援咱們!”

又有人說道:“英王,您前次主動撤出武昌退回河南是我大清國入關以來最明智的決策,現在您應當當機立斷,立即北撤啊!”

阿濟格不由嘆了一口氣,然後說了一句大實話:“實際我也想撤啊,但是金華賊來得太快太猛,我現在撤的話恐怕就是第二個燕子磯了!”

而吳三桂聽到阿濟格這麼說反而變得強硬起來:“正因為是第二個燕子磯,所以要趕緊撤,撤得越快越好,我聽說當初隨豫王、肅江過江者實際不過三千人,我們只要趕緊撤,即使撤不走五萬人也能撤走三萬人吧!只要有三萬人撤到黃河北岸就是空前大捷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