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州城的戰鬥變得越發激烈起來,雖然不知道興平伯高傑是死是活,但是高傑餘威尚在,邢夫人與許多人還抱有幻想,所以包括李本深、郭虎、李成棟、高進庫在內的幾員大將都在全力猛攻睢州城,企圖把高傑從城內救出來。
而許定國的幾千人馬也在拼死堅守,只有劉永錫的兩千人馬在睢州城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只是直到現在,不管是錢位坤這樣的文官,還是趙志傑這樣的武將,都不明白為什麼許定國會在這個時候自取滅亡,雖然他可能幹掉了高傑,但是他幾千人馬的戰鬥力跟高傑兩萬大軍完全不在一個境界上,最終結局只能是自死路一條。
錢位坤一介書生,哪見過如此兇險的局面,因此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睢州城兩眼之後就說道:“雖然都說許總兵把兩個兒子都送給建虜充當人質,但是這麼一搞,他手下這點人馬恐怕都要丟光了,他拿什麼去投奔建虜啊!”
而趙志傑倒是聽說了一些八卦:“我聽說這位許定國是寧陵人,當年流賊李自成席捲中原的時候屠了許定國一家,只有許定國僥倖生還,而當時興平伯就是李自成麾下的大將,甚至有人說當時就是興平伯屠了許家!”
趙志傑這麼一說,錢位坤倒覺得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那興平伯也太莽撞了,他怎麼能不帶大兵入城?”
劉永錫卻是打斷了錢位坤的發言:“一般情況下三百家丁也足夠用了,何況之前許定國甜言蜜語,興平伯怎麼會想到他居然包藏禍心甚至準備同歸於盡,而且許定國這麼一折騰,他就有了投奔建虜的投名狀!”
亂世之中,象錢位坤這種文臣都知道抓住武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左良玉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但由於他手上有十幾萬精兵,所以朝廷不但要百般安撫左良玉,甚至還要封他為寧南侯。
可現在這麼一折騰,許定國經營多年的幾千兵馬肯定要葬送在睢州城內,劉永錫怎麼還說他有了投奔建虜的投名狀。
只是下一刻錢位坤已經明白過來了:“誠意伯是說興平伯嗎?”
雖然朝廷雖然沒提供多少支援,但還是對這次北伐寄以厚望,而史可法、越其傑都在全力推動北伐,如果這次北伐能拿下幾十個州縣,弘光小朝廷的局面也會變得好看起來。
而現在許定國與高傑拼得兩敗俱傷,不但北伐草草結束而且接下去高傑餘部的善後問題也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高傑全盛之時對於麾下這些驕兵悍將也有排程不靈的時候,而且高傑麾下這麼多擁兵自重的驕兵悍將一個個都不是吃素的,不管是李本深、胡茂楨、楊承祖、郭虎、高進庫都會想把高傑餘部掌握在手上。
高傑所部可是江北四鎮中實力最強的一部,如果把旁系的臨淮鎮總兵劉永錫所部計算進去,差不多有四五萬大軍上萬精騎,誰掌握這支野戰大軍誰就是第二個興平伯高傑。
但不管是李本深還是胡茂楨、楊承祖、郭虎或者是高進庫,都是真正的驕兵悍將,高傑對他們尚且有排程失靈的時候,何況是與他們同級的總兵、副將,恐怕最後的結局就是高傑這支野戰大軍在內訌中土崩瓦解。
而這正是清廷最願意看到的局面,正因為如此,劉永錫才說許定國有了投奔建虜的投名狀:“錢先生,今晚之所以按兵不動,是準備把許定國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