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九十九章 海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九章 海商 (2 / 2)

劉永錫聽到這已經笑起來:“嗯,既然南安侯想做富家翁,我們自然可以成全他,但是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咱們在海上不能事事依靠南安侯!”

現在的鄭芝龍控制著整個東亞洋麵上數一數二的商船隊,有這麼一支商船隊自然是日進斗金,以後鄭成功能在海上與清軍抗衡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這支商船隊帶來的巨大利益。

但正因這支商船隊帶來了真正的金山銀山,現在的鄭芝龍已經失去了年輕時的進取心,只滿足做一個富家翁享盡榮華富貴,甚至正在企圖透過壟斷海上貿易來獲取超額利潤,這正是承天朝與劉永錫所無法容忍的。

現在劉永錫跟張皇后就把真話說出來了:“現在南安侯投靠過來,江浙洋麵還有千里長江對他的船隊全面開放,以後普天之下的洋麵、江面都要對南安侯開放,這是以往至少幾倍的利潤,但是南安侯也不能獨霸洋麵,大家都要互利互惠!”

張皇后已經明白太康侯張國紀這一回是看準了方向:“那確實需要陛下拿內帑出來,只不過咱們這邊才剛準備下海,未必能爭得過南安侯!”

劉永錫很明確地說道:“爭不過就爭不過,既然是互利互惠,南安侯有求於我們的地方多著,總不能斬盡殺絕,而且咱們這邊又不是太康侯府一家下海!”

劉永錫這麼一說張皇后就完全放心了:“那這樣就最好不過了,反正對南安侯既要給足甜頭,但是該收拾的時候還是必須收拾!”

劉永錫點了點頭又說了一句:“南安侯的事情交由路振飛來處理,嫣姐,我問個事,徐州交由張博易鎮守怎麼樣?”

張皇后聽到“嫣姐”這個稱呼就心中一暖,而張博易也算是太康侯府的自家親戚,因此當即笑了起來:“小錫既然要他鎮守徐州,那肯定沒錯,何況張博易每次獨當一面都表現不錯!”

不管是留守北京,還是在堅守湖州,張博易都表現得格外出色,如果不是張博易第一時間拿下湖州並長期堅守就沒有逆轉東南戰局的杭嘉湖會戰,因此劉永錫雖然考慮了不少人選,最後還是覺得張博易是最合適的人選。

畢竟徐州是承天朝最重要的北邊重鎮,只要守住了徐州,江淮自然可以萬無一失,但是徐州如果守不住,不但江淮防線就要首當其衝,甚至還要舉國動員劉永錫也只能提前回師,所以徐州必須派一員猛將鎮守:“嫣姐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張嫣對於張博易鎮守徐州並沒有什麼異議,她只是輕聲問了一句:“小易是準備親征湖廣了?”

劉永錫點了點頭說道:“本來還想在南京城裡呆上幾天,但是收到了奉天皇后的書信不得不及早出發!”

對於張皇后與劉永錫來說,這段時間雖然有不計其數的繁瑣典禮與流程,但也是極其難得的幸福時光,畢竟南京也有紫禁城而且弘光在位的時候大興土木地進行修繕過,只要宮門一關沒人知道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所以張皇后聽到劉永錫的答案有些傷感:“那等小錫拿下了江西、湖廣要早點回來,我本來是要跟小錫一起西征,但唯獨這一回不行了!”

承天朝現在可以說是國家新造百廢俱興人心未定,雖然劉永錫特意選定了張博易坐鎮徐州,在江淮之間又佈置了周之升、王普祥、張煌言三路大兵,但是劉永錫親征湖廣的形勢下,南京必須有人坐鎮才行,而長平皇后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顯得太稚嫩了,所以張皇后必須留在南京坐鎮。

而劉永錫也有點擔心:“我現在就擔心建虜藉機大舉南下,有福王前車之鑑我們絕不可重蹈覆轍,不管形勢如何變化都必須堅守南京!”

大清軍還沒打到南京城下,弘光皇帝自己反而先跑了,結果就是形勢一發不可收拾,黃得功看到弘光皇帝的時候都說放棄南京逃跑是他犯下的最大錯誤,而多鐸、豪格丟掉南京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果不是他們一心想著北撤局面絕不會到那個地步。

南京有著天下數一數二的堅固城池,而且劉永錫在南京附近留下了好幾支有力的部隊與二十多門紅衣大炮,正常情況堅守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如果守軍表現出頑強的戰鬥意志,堅守兩三個月也沒有問題。

而張皇后顯然是把這當成了劉永錫的情話:“行,我一定在家裡等著小錫回來,這一次小錫也要小心些,不但要小心金聲桓、何騰蛟、阿濟格與張獻忠,大明奉天皇后這名號就藏有殺機,而且她還敢先斬後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