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永錫這麼分析,張皇后覺得還有金聲桓爭取的餘地:“這位金將軍既然只是走錯了一步,那自然可以把他爭取!”
劉永錫搖了搖頭說道:“他哪裡是走錯了一步,他是一步錯,步步皆錯,現在是騎虎難下了,而且現在大半主力已經渡江了,金聲桓有了緩息機會以後就會有更多想法!”
雖然已經決定由周之升、王普祥、張煌言諸將負責江北防務,但是前提是徹底肅清江北清軍,因此張皇后與劉永錫在祭拜孝陵的同時命令越明軍主力開始渡江爭取肅清江北殘敵。
只是誰也沒想到越明軍的大半主力剛剛抵達長江北岸,江西方面就傳來如此震驚的訊息。
過去浙閩兩國雖然互不承認,但始終沒撕臉,可是金聲桓這麼一起事,越明小朝廷自然是把金聲桓視為頭號大敵,張皇后當即問道:“要不要把渡江諸軍先調回來?現在金聲桓才是本朝的頭號大敵!”
劉永錫倒是氣定神閒地說道:“歷朝歷代南北對峙至少也是以淮河為界,拿下徐州才能佔據主動,現在大軍既然剛剛渡江,就不能讓他們功敗垂成!”
張皇后不由鎖緊了眉頭問道:“小錫的意思是準備親自西征?但是剛進南京城,還有許多事情沒辦!”
如果純粹說正統角度來看問題,越明朝可以說是輸得一塌糊塗,但正因為如此,拿下南京之後越明朝就需要用一系列的儀式來進行補足,劉永錫作為這一系列儀式的主角自然沒辦法離開南京,畢竟這一系列的儀式只是完成了祭拜孝陵而已。
而劉永錫也知道暫時沒辦法離開南京:“那就讓金聲桓先先過個年吧,南都既復,將士征戰了大半年,也確實需要稍稍休整一下!”
雖然今年有一個閨六月,但是越明朝的崛起仍然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從越明軍五月金華起義開始,到現在不過七八個月而已,但是越明軍屢戰屢勝,八月就收復省城杭州,而在弘治元年十二月初也就是順治二年的十二月收復了南京城,將清軍徹底驅逐出江南。
只是越明軍在這七八月時間內幾乎是沒什麼休整地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戰鬥,現在也確實需要稍稍休整一下,而且攻佔南京之後有太多的事務要處理。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越明朝與歷史上的魯監國一樣一直在使用著弘光元年的年號,但是弘光皇帝已經沙場殉國,明年不可能繼續使用弘光年號,君臣之間自然要在這個問題上取得共識,而且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了,剩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且越明朝廷之前一直是草臺班子,而且還形成了前方與後方並存的兩套中央機構,雖然效率很高但是存在太多問題,在攻克南京之後肯定要進行大規模的重組與調整。
類近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李自成、張獻忠的失敗很大程度就是這樣的轉型幾乎完全失敗,而劉永錫與張皇后自然不願意成為第二個李自成,因此張皇后只能十分遺憾地說道:“這等有眼無珠之輩居然還能過個好年,真是天道不公!”
張皇后是覺得這是一件憾事。
如果說最初起事的時候張皇后總有點惶恐不安的情緒,伴隨著越明軍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她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而到越明軍已經收復南京光復江南的現在,她覺得自己確實就是天命之女。
可是金聲桓雖然是自取滅亡,但是他居然跑去投效時日無多的唐王,卻沒把張皇后這位天命之女放在眼裡,讓張皇后真正動怒了,而劉永錫當即非常明確地說道:“雖然還不能立即派大兵討伐江西,但是不會讓他過個好年,在江西咱們有王孫藩,安徽還有金聲金尚書!”
劉永錫這麼一說張皇后立即就明白過來:“沒錯,江西省內還有好幾萬清軍,現在金聲桓反正了,其餘清軍可還沒反正,通知王撫臺與金尚書,只要不曾歸附我軍,那都是打著反正旗號企圖矇混過關的清軍,絕不能養虎為患!”
現在江西省內肯定還處於混亂之中,反正只要不肯歸附越明軍那都是企圖矇混過關的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