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八十章 德昌之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章 德昌之死 (2 / 2)

周之升也被這個訊息嚇了一大跳,他沒想到還沒打到南京,建虜就使出了這樣的絕戶計:“王隊官,這事做得漂亮,就應當這麼辦,現在的德昌王還沒驗明正身,不能讓他有任何接觸外人的機會,我估計建虜這絕戶計多半是多管齊下,朝廷之中肯定會有德昌王的內應!”

周之升在越明軍中可以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物,他不但出身於誠意伯府自小受劉孔昭重用與劉永錫兄弟相稱,而且還是張皇后的親軍統領,所以在越明朝一直是如魚得水步步高昇,總以為沒有任何事情能阻礙自己的前進。

但是清軍送還弘光皇帝這件事卻是足以動搖國本,他當即問起了領著王普祥一起過來的沈營官:“老沈,這件事你覺得怎麼處置!”

沈營官覺得這件事不好處置:“我已經派人把德昌王控制起來,不許他與任何人接觸,但是就怕會出什麼意外!”

王普祥插嘴說道:“既然怕出什麼意外,咱們就得快刀斬亂麻把事情辦了,咱們在越明朝是有功之臣,甚至可以說是我們這些有功之臣跟著越王殿下成就中興事業,可是德昌王若是重新秉政,咱們就是第二個於忠肅公!”

沈營官有些不明白:“於忠肅公是誰?”

周之升已經明白了王普祥話裡的意思:“就是于謙於兵部,英宗南宮復辟之後,第一個殺的就是于謙於忠肅,而且代宗皇帝用的文武官員甚至司禮監太監,即使不殺也都是貶到萬里之外,咱們得記住這個前車之鑑!”

周之升這麼一解釋沈營官也明白過來了:“大人,咱們既然一直跟著娘娘與越王殿下,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能犯錯!”

周之升點了點頭說道:“王普祥說得極是,咱們得快刀斬亂麻把事情辦了,不能給自己留下禍害,你們跟我走一趟把事情辦了!”

如果換了其它將領,哪怕是比周之升地位更高資格更老的存在也不敢這麼先斬後奏,直接說“把事情辦了”,但是周之升在越明朝可以說是真正天子門生春風得意,年少輕狂自然是膽大包天。

而周之升的決定更是得到了王普祥的全力贊成:“將軍,就應當這麼快刀斬亂麻把事情辦了,但是我覺得這事不能辦得太草率,得方方面面都能交代過去!”

周之升已經明白過來:“清國送還的應當不是德昌王,而是個他們派來攪亂本朝朝堂的奸細,是不是可以讓他身邊人站出來舉報?”

雖然周之升年少年狂,但這終究是“弒君”的天大罪名,他自然是想辦得盡善盡美,而王普祥卻是毫不猶豫地說道:“將軍,這件事不必如此麻煩,既然是建虜把德昌王扔回來的,那德昌王就應當死在與建虜的廝殺之中,對於德昌王來說這也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周之升已經明白了王普祥的想法:“確實如此,大明皇帝就應當死在戰場之上,讓德昌王一個留下遺言的機會吧!”

第二天明軍發動了一次潮水般的猛攻,雙方在戰場上死傷數百人最後清軍只能敗走,只是明軍在戰後的屍體之中卻找到了弘光皇帝的屍體,而前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盧九德在內的不少人都證明這位殉國者確實就是弘光皇帝也就是當年的福王殿下。

而按照周之升的戰報,當時清軍不知為何正在準備轉移弘光皇帝,但是在雙方的激戰之中,弘光皇帝不但找到機會成功脫逃,而且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一把長槍與清軍展開廝殺,最後在陣前連殺五名清軍後才戰死沙場。

對於弘光皇帝來說,這是最名譽的結局,甚至連弘光皇帝身邊的這些文官、宦官都認為對於弘光皇帝這樣的結局近於完美,總比莫名其妙地突然暴斃要好得多,而且也保全了這位大明皇帝的最後聲譽。

雖然之前弘光皇帝是貶多於褒甚至到了極其不堪的地步,但是他卻有這麼一個近於完美的結局只能重新蓋棺定論,而且根據周之升的密報,弘光皇帝在彌留之際還留下了遺言並命令司禮監秉筆太監盧九德將遺言寫成詔書,甚至還在詔書上用了御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