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坤興公主的想法就不一樣了,李自成跟她有著殺父之仇,但聽到劉永錫叫著自己“瑾兒”,她的女兒心也變得柔軟起來,所以先問了一個問題:“李自成真死了?”
劉永錫非常明確地說道:“確實死了,正因為李自成死了,數十萬流賊群龍無首,現在正在向湖廣巡撫何騰蛟求撫,但是何騰蛟是福建那邊的湖廣巡撫啊!”
劉永錫這麼一說監國公主就已經明白,雖然明面上兩個小朝廷都是一團和氣,但是日月同懸閩越爭立怎麼真正一團和氣,既然何騰蛟投向唐王,那劉永錫與浙江就一定要挖他的牆腳。
但這個答案仍然不能讓坤興公主滿意,她繼續質問道:“這數十萬流賊能不能為國家所用?國家招安他們也不是一次兩次,但是每次都是白費功夫一無所獲!”
這才是真正的關鍵,張皇后與坤興公主更關心這次招安的實際效果,畢竟當年朝廷幾乎招安了幾乎所有的流賊,但最終結果卻是大部分招安的流賊重新起事為害天下。
而劉永錫身邊的邢夫人就站了起來:“這件事我跟夫君談過了,讓我出面應當不成問題!”
邢夫人這麼一說,張皇后與坤興公主這才想起來邢夫人不但是興平伯高傑的未亡人,也是李自成的前妻。
而現在被朝廷視為中流砥柱的高傑餘部,同樣是源自李自成所部,只是高傑軍向來是流賊的死對頭,所以才會忘記了高傑與邢夫人的流賊出身。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記著高傑與邢夫人曾經出身流賊,直接把他們等於流賊,甚至包括那位在揚州殉國的史可法相國。
在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張皇后與坤興公主都被劉永錫說服了,雖然與流賊有著殺父之仇滅國之恨,但是罪魁禍首李自成已經死於非命,其它賊首也死傷大半,在這種形勢下放著幾十萬流賊不去收編是最愚蠢的主意。
至於這幾十萬流賊能不能為朝廷所用,就看朝廷能不能真正收服這幾十萬流賊,但是有邢夫人出面這件事就好辦了,而且有部分流賊不願意為朝廷所用也不是壞事,完全可以用流賊來對付流賊。
雖然女人很多時候很固執,但在這種事情她們又喜歡往好的方面想,張皇后當即下了決定:“那回頭就召集閣臣把這件事敲定,這是朝廷大政,國是既定不許有書生意氣之見!”
她知道會有很多文臣會抱有不同意見,但是既然她們倆與劉永錫已經達成一致,那麼就不許在朝堂聽到任何異議之聲。
現在小朝廷正處於旭日東昇的階段,她相信幾位閣臣與尚書會辦到這一點,不會出現不同意見,而且即使出現什麼不同意見,她與坤興公主也有絕對信心壓制下去,畢竟在這件事她們才是真正的權威。
她越想越樂觀,覺得即使招安失敗也沒有什麼損失,畢竟現在何騰蛟還是隆武朝的湖廣巡撫,只是這個時候邢夫人也非常樂觀地說道:“如果能招撫這數十萬流賊,那麼阿濟格不足為拒!”
現在越明小朝廷最擔心的就是從上游殺來的阿濟格大軍,雖然金聲、王孫蕃與邢勝平都表示大有收穫,但是他們的對手只是阿濟格派出的第一波援軍而已,阿濟格的主力現在還處於按兵不動的地步。
與承受重創的江南清軍不同,阿濟格所部清軍沒經受過多少打擊,而且現在湖廣與江西大致平定,阿濟格完全可以集中十萬大軍沿江大舉東進給越明朝廷致命一擊,這正是越明朝廷最擔心的問題,所以劉永錫才會痛下決心派邢勝平率兵兩萬轉戰上游。
但是邢勝平的兩萬兵馬加上金聲、王孫蕃所部能不能擋住阿濟格的大軍,這個問題誰也沒辦法回答,但是湖廣方面的數十萬流賊餘部如果能為朝廷所用,那湖廣戰場與長江上游的局勢就將徹底為之一變。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這次招撫失敗了,對於朝廷來說也沒有什麼任何損失,反而是隆武小朝廷蒙受的損失更大!
張皇后也同樣想明白這一點,她決定在這個問題上全力支援劉永錫:“只要流賊肯受撫並進兵荊州,不管他們提出什麼樣的條件,朝廷都能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