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六十七章 內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七章 內應 (2 / 2)

而且吳勝兆跟劉永錫也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恨,所以一說到劉永錫,吳勝兆就特別激動:“這劉小賊太可恨了,如果不是劉小賊在揚州暗算我,我現在至少也是個提督甚至是個巡撫才對!”

李本深覺得吳勝兆說得太誇張了,雖然這次南征吳勝兆出了大力平定了不少義軍,但是他是順治元年入關後在北直隸降清的“新人”,跟那些遼東舊人沒法相提並論,能升到提督之職已經是極限了,而且他自視甚高一直不把那些遼東舊人放在眼裡,有那些遼東舊人作梗他連提督都升不上去。

只是吳勝兆這一說,李本深總算是放心不少:“吳總鎮也不用過於自責,當初我就是在揚州歸附王師,當時就聽說吳總兵與劉小賊的伏兵幾乎戰得難解難分,之所以失利完全是劉賊兵馬太多!”

這是吳勝兆一大恨事,他憤憤不平地說道:“沒錯,就是因為臨淮鎮用至少一萬人來對付我兩千人,我才不得不退下去,但今天就不一樣了,咱們用十路伏兵來對付劉賊,不管劉賊派來多少兵馬都是死路一條!”

李本深卻仍然是十分緊張:“但就怕溧陽城裡有金華賊的內應,說起來這都是邢氏太不要臉了,劉小賊可比她小了差不多十歲,她居然也能嫁過去,如果興平伯知道這件事肯定會死不瞑目!”

吳勝兆當即說道:“李大帥您放心好了,有我在內應成不了氣候,不管有什麼動靜,這兩千將士第一時間就殺過去平定,就算我們解決不了,還有八旗老爺在後面坐鎮,溧陽城絕對萬無一失!”

有了吳勝兆的承諾,李本深終於放心了,他覺得自己能睡一個好覺了。

雖然在臨淮鎮時期就建立起兩營馬隊,但是長期以來越明軍馬隊數量有限戰鬥力也有限,始終不能與清軍馬隊正面交鋒,更不要說挑戰清軍中最精銳的八旗馬隊,即使是收編了高傑餘部後也是如此,但是在杭嘉湖會戰後這種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在杭州戰役與湖州戰役中多鐸的清軍馬隊遭受到了近於毀滅性的打擊,即使僥倖逃出的清軍馬隊也在行動中丟失了大部分戰馬,而明軍馬隊卻是一口氣繳獲了上萬匹戰馬、馱馬與騾驢一下子變得神氣起來,所以這次明軍才能不惜血本投入了數百騎馬隊充當斥侯。

不僅是溧陽、宜興附近,就連南京附近都有滲透進來的明軍馬隊,但馬隊只是明軍的前哨,緊隨其後的至少數千越明軍主力也突破了清軍防線同時向北向東進攻,各路清軍都在向南京告急。

但是對於清軍來說最重要的資訊就是在明軍的馬隊中他們看到了“越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旗號,而且不同渠道的情報也表明這次又越王劉永錫率軍親征。

“確實來了!”多鐸從來沒有這麼興奮過:“劉永錫身邊大約有三百馬隊,除此之外他身邊還有大約十來營馬步隊!”

對於清軍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大魚,雖然明軍動員的規模遠遠小於湖州之役、杭州之役,根據多鐸的估計到目前為止明軍動員的總兵力只有萬餘人,仍然有數萬明軍按兵不動。

但對於清軍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好訊息,而且最重要的目標越王劉永錫既然已經出現,那就要用泰山壓頂之勢解決這個最可怕的敵人。

只是肅親王豪格卻覺得多鐸這完全是大驚小怪,大清國什麼大場面沒見到,為了區區一個劉永錫把整個東南的兵力都動員起來不但要被京師那些人恥笑,甚至還要被後人說笑,但是他也很好奇在這樣的天羅地網之下劉永錫到底怎麼會垂死掙扎。

但不管劉永錫怎麼折騰,他已經是死路一條。

而此刻的阿濟格也覺得邢勝平是死路一條:“三萬人?就算他真有三萬人也照樣是死無葬身之地,誰叫本王此次東進有十五萬大軍!”

一說到十五萬大軍阿濟格就覺得特別神氣,在大清朝的歷史也只有山海關之戰才在一個戰場上投入了十五萬大軍,但那是大清舉國動員的結果。

現在只要解決眼前的邢勝平,不但多鐸與豪格要向自己低頭,就連京師的那些貴人也照樣得老老實實地聽從自己的安排,他阿濟格才是攝政王這個職位的最佳人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