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半以來只要是劉永錫親自出馬從來是戰無不勝,所以張皇后在軍事上對劉永錫有絕對信心,而一旁的坤興公主也覺得沒有劉永錫出馬還解決不了的軍事問題:“永錫哥哥只要負責領兵就好,後方的事務交給我們就可以了!”
劉永錫自己反而沒有張皇后與坤興公主的這種絕對信心,歷史已經完全脫離了原來的軌跡,他已經看不清時代巨浪隱藏中的殺機與天賜良機。
這次杭嘉湖會戰明軍已經勝得有些僥倖,雖然劉永錫用盡了一切手段抓住了幾乎所有戰機,但如果不是坤興公主臨危不亂收降了方國安部並及時渡江徹底逆轉了戰局,恐怕局勢會朝著無法預測的方向發展。
現在雖然是大獲全勝收復全浙,但是劉永錫提醒自己絕不能馬虎大意,因此他十分嚴肅地說道:“謝謝嫣姐還有瑾兒,眼下的當務之急……”
現在監國小朝廷的事務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有不計其數的當務之急,但是劉永錫還是給出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抓緊時間整軍,那些攏民有餘又不堪大用的部隊必須大力整頓,這件事是重中之重,比什麼事情都重要!”
雖然劉永錫只說“整軍”,但是大家都知道整軍是“裁軍”的另一種說法,所以都覺得有些意外,特別是文官們現在是越看劉永錫越順眼。
劉永錫現在的正式名義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掌握著監國小朝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大家都覺得他會代表軍方在御前會議提出大舉擴軍的建議,並幫軍方從文官手裡拿到更多的權力。
但是誰也沒想到劉永錫會把“擴軍”換成了“整軍”,雖然在“整軍”過程中劉永錫與朝廷的嫡系部隊不會裁軍反而會進一步擴大編制,但是許多老弱病殘與戰力不足卻害民有餘的部隊在這輪整軍肯定會被壓縮建制。
現在監國小朝廷麾下可能有十萬大軍,但是說起這支戰功赫赫的大軍大家都覺得完全是魚龍混雜,部隊的來源太複雜了,什麼阿貓阿狗都混進去。
除了劉永錫親領的舊京口鎮之外,其餘部隊哪怕是王之仁、張名振所部都需要一定時間的整肅,更不要說許多新建部隊根本就是來拖後腿的,編制雖然龐大,但是戰力貧弱擾民有餘,劉永錫所說的“整軍”確實是國家第一件大事。
因此文官們都覺得劉永錫說得太好了,現在雖然是戰爭期間,大家都贊同破格用人並擴大軍方權力,但是軍方不能象弘光朝那樣完全凌駕於文官之上甚至形成藩鎮的局面,而劉永錫給出了一個滿意的答案。
張國維代表內閣接受了劉永錫的建議:“越王說得極是,雖然是馬上打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邢將軍有什麼看法?”
作為軍方的第二號人物,邢勝平的想法比較簡單:“整軍是件好事,但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劉永錫當即說道:“別人可以不懂怎麼整軍,但是唯獨勝平你不行,你身為大軍統帥,麾下幾萬大軍的整軍事務都要由你全權負責,而且完成整軍的部隊也是歸你指揮!”
這是邢勝平最喜歡的答案,他不由想到了當初的好日子,當時杭州戰場上的三萬大軍都由他全權指揮,而且張國維這位大學士非常配合,邢勝平事實上掌握了軍政大權,而現在劉永錫又一次讓他獨當一面。
劉永錫的舊部之中最欠缺的就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雖然邢勝平也有所欠缺,但至少在杭州之役中經過了考驗而且一直沒出大亂子,所以劉永錫才會選擇邢勝平。
一直沉默的邢夫人不由笑出聲來:“那勝平就是雙喜臨門了,既能封伯又能獨當一面,勝平,整軍這件事儘量多用些心思,畢竟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張皇后在這件事情上跟劉永錫已經有過共識:“是三喜臨門才對,我跟小錫商量過了,邢勝平將軍準備專任安慶巡撫!”
安慶巡撫,又稱安廬巡撫,按照明朝的慣例是“巡撫安廬太池地方”,轄區包括安慶府、廬州、太平府、池州府,這個巡撫之設實際上是安徽建省的先聲,而第一任安慶巡撫就是著名的史可法。
而劉永錫開口說道:“上游有阿濟格大軍,一切就託付給勝平了,我覺得安慶巡撫不如安徽巡撫,張相國您覺得怎麼樣!”
張國維在崇禎七年曾經擔任過管轄整個南直隸的應天巡撫,對於南直隸的形勢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就連安慶巡撫的設立也是張國維一再號召的結果,因此劉永錫一說“安徽巡撫”他就明白過來:“越王的意思是準備分省,把徽州府與寧國府也包括進去?我覺得這主意可行,就是金聲也在徽州,一定要給他一個合適的名義!”